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4月25日 星期五

让事实给予市场信心

——本报财经报道再引网络热议

本报记者 宦 佳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4月25日   第 05 版)

  主流媒体要代表主流声音,就要用最有力量的文字做出最有说服力的言论,在舆论环境嘈杂的当下社会,拨开乌云现真颜。在中国经济处于换挡调整期的今天,任何表现不佳的统计数字都容易引起广泛的关注,也往往有外媒喊出各种看空的声音,我们能做的,就是辨析事实,揭示原因,展现中国经济仍有充足信心的一面。

  4月23日在财经版见报的《GDP增速西高东低趋势不改》就是针对首季度各地GDP表现不一、市场各种质疑声不绝的情况,由本报记者及时采写的。由于一季度外需不振、房地产市场疲软等诸多因素影响,加上春节周期性经济波动等原因,各省一季度GDP数据普遍有所回落。一季度全国7.4%的GDP增速给市场带来了不少悲观的声音,此时对地方GDP数据进行深层分析,展示经济结构调整趋势仍会坚持的前景,相当于给市场带来了一针“定心剂”。该文章见报后,当天上午10时前就得到108家主要网站的转载,有网友评论,不必盲目追求速度,经济发展质量才是根本。

  能够收获如此“重量级”的传播效果,可以说是由我们所选择的关键性的分析角度决定的。尽管一季度全国31个省份经济增速普遍回落,但从区域来看,东部沿海和西部内陆仍然延续了前几年的趋势,表现出非常明显的西高东低、西快东慢的情况。东部省份的增速下滑幅度不大,大多在1个百分点左右,继续维持7%以上的增速,除了天津之外,福建、江苏、山东还保持8%以上的增长速度;而西部几个省份则在宏观环境不佳的情况下表现亮眼,尤其新疆、重庆等省份,都实现了10%以上的增长水平。对此,专家分析认为,内陆和沿海经济增长差距主要由于两者的基数不同,而新疆等中西部地区GDP增速能有这么高的增长也有政府财政投入的影响。

  经济转型的规律是以速度换质量,沿海省市已经进入到工业转型阶段,而中西部地区还在工业化增长阶段。中西部省份GDP基数小,保持较快增速的难度相对较小。而东部的产业结构正面临转型升级,以前靠大规模投入来拉动、靠低成本低价格的外贸出口来支撑的道路显然已经无法长远。专家指出,未来随着我国的产业转移,中西部地区将迎来更多的机会,东部与中西部省份的经济增速还将继续分化。

  有效的需求能够产生有效的供给。经济学上的规律放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中仍然适用——市场最为需要的分析,就是我们应该努力供给的内容。为了达到更加准确全面的阐述,记者采访了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研究室牛犁主任,他对宏观经济增长的长期关注和研究让他对未来远期的判断很有说服力。他指出,将来在进一步调结构的情况下,西部GDP增速可能也会承压变缓,但是会更加注重经济质量。挤出了水分后的数字,质量和效益会明显提高。

  不唯数字论英雄。从事经济报道,记者和编辑所能做的最关键的工作,就是立足事实,回归事实,让事实给予市场信心,用事实帮助市场判断。

将“净网”进行到底!
郭台铭:未来将是流量的竞争
网友评报
让事实给予市场信心
艾瑞年度高峰会议成功举办
360新闻
责编:罗 俊 邮箱:luojun@haiwai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