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4月22日 星期二

来青岛品味青色记忆

申孟哲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4月22日   第 08 版)

  可以形容山、水、树、天颜色的“青”,和蔚蓝大海中的落脚点与栖居地“岛”合在一起,青岛之名,便成为全国大城市里最诗意、最耐品的那一个。

  和城市的名称一样,青岛的许多国际盛会都与颜色有关。2008年承办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帆船赛,蔚蓝大海千顷碧波中的百舸争流千帆竞逐,是碧蓝与帆白色的青岛,是大海的颜色与进取的颜色;1991年开始的青岛国际啤酒节,则是醇香的麦芽与黄昏的颜色。

  马上,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就将迎来世界园艺博览会。而世园会,是更加五彩斑斓的颜色。

  对世园会,中国人并不算陌生。1999年昆明举办的世园会就大获成功,到现在,当地的世博园依然是每个到达春城的游客必览之地;2011年,在古老的陕西,“天人长安,创意自然”的世园会也让无数远人为之倾倒。这一次,又轮到了“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青岛。

  五大洲、37个国家和地区,各自的植物花卉都异彩纷呈;海陆空、寒温带,每地的自然禀赋都各不相同。因此,虽然世园会还没开幕,但仅听闻“林荫大道轴”和“鲜花大道轴”的交错,因着功能区划分为“赤橙黄绿青蓝紫”七园的名号,想象着登高之后俯瞰花海、远眺海波的极目之感,就已经能感受到“色彩”对于感官的全方位冲击。

  色彩,也不仅仅是视觉的冲击,更是城市发展的目标。

  从19世纪末被迫开埠开始,青岛已在开放的道路上走过了一个多世纪。而占据得天独厚地理区位的青岛,对举办国际性盛会从来就不陌生。不过截至目前,给青岛留下最深厚印记的,应该就是2008年奥帆赛了。笔者曾见识过后来青岛举行的系列国际帆船赛事,也曾在青岛目睹帆船运动在整座城市的开展。无论是校园里的帆船赛,还是市民自发进行的健身帆船运动,都已深刻地打上了奥帆赛的印记。世界从奥帆赛重新认识、重新记忆青岛,全国其他地方因之注目青岛,青岛本身的城市风貌也为之改变,这是多赢的效益。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或许能明白青岛为何选择申办世园会——这同样是一个以国际盛会带动城市发展的契机。此次世园会的园区在青岛北部的李沧区,对于南北发展并不均衡的青岛来说,是一个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园区周边的老崂山地区,更是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环境保护也不足。而世园会的建设,不仅已经使当地的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有了长足进步,更使周边生态得以恢复,山区绿化、河流净化都被世园会整体拉动。

  这,大约也就是青岛举办世园会的初衷和鹄的——以世园会为契机,让世界和中国重新定义、重新记忆青岛,并且以园区的建设,促进城市的均衡发展,贯彻城市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生态理念,从而达到经济、社会、生态多重效益的统一。

  如果说奥帆赛的基调颜色是大海的蓝色的话,那么世园会的颜色就是其背后百果山的青色,也是“青岛”一名中的青色;惟愿即将开幕的世园会,能像古老的成语那样,让美丽的青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春暖花开日 相约世园会
来青岛品味青色记忆
世园会大事记
责编:申孟哲 邮箱:hwbj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