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4月22日 星期二

未来“蓝”中求

潘旭涛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4月22日   第 06 版)

  在青岛福山路3号,有一座小楼临海而立,幽静雅致。这是现代著名作家沈从文的故居。上世纪30年代,沈从文移居青岛,时常前瞰大海的他,不禁感慨:“海天那么宽阔,无涯无际,我对人生远景凝眸的机会便较多了些。”

  沈从文与青岛,都借助一抹蓝色开启未来远景。作家借海畅想人生,青岛借海安放未来。

  自从2009年,立志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开始,青岛未来就注定是蓝色的。2013年,青岛海洋生产总值对GDP的贡献率近1/3。目前,青岛聚集了全国30%的海洋科研机构、40%的海洋高层次科研人才。因海而生的青岛,正在集结力量,唤醒这片茫茫蓝海。

  海是大自然对青岛的恩赐,但青岛并不独享这份恩赐。中国海岸线漫长,沿海城市众多。如何在众多沿海城市中脱颖而出?这是青岛始终在思考的问题。在黄海之水的涨落之间,青岛似乎找到了答案——建成蓝色经济区。

  1979年,在中央确定4个经济特区之后的第11天,邓小平来到了青岛。当时的摄影记者张秉山拍摄了一张邓小平游泳的照片,并起名为“胸意海洋宽”。这个名字很有韵味,是伟人的胸怀如海洋般宽广,还是海洋如伟人的思路一般开阔?在当时自然是指前者,而今天看来或许是后者。

  青岛的海洋战略有着周密而开阔的思路。蓝色产业崛起、蓝色科技突破、蓝色文化领先、海洋环境优良以及国际开放程度高,这是青岛挺进深蓝的宏大布局。

  勾画理想易,付诸实施难。因此,评价一座城市的发展潜力,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青岛为发展蓝色经济而力推的“一谷两区”(蓝色硅谷、西海岸新区、红岛经济区),已经取得了诸多实质性的进展。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西区二期工程封顶;前湾保税港区汽车整车进口口岸一期工程通过国家验收;董家口经济区入驻39个大项目,其中投资主体不乏世界500强企业……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人是一个出生的孩子,他的力量就是生长的力量。”这句话用来形容青岛再贴切不过了。踱步大街小巷,漫看金沙碧浪,观摩园区工厂,青岛的每个角落都蕴涵着一股生长的力量,这或许是这座城市最大的价值所在。观城如观人,有的暮气沉沉,有的僵化保守,有的谨小慎微,有的乳臭未干。幸好,青岛不在上述之列。青岛是朝气蓬勃的:满面朝气,奔向大海。

追梦海洋,青出于蓝胜于蓝
青岛城市规划历史
未来“蓝”中求
责编:潘旭涛 邮箱:hwbj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