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4月22日 星期二

青岛的红利

透视一座开放城市前后30年

本报记者 刘少华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4月22日   第 05 版)

  青岛浮山湾

  青钢鸟瞰图

  青岛风光

  弯如蛟龙通滨海
  朱振山摄

  红利,是连接青岛这座开放城市之前30年与今后30年的最好词汇。

  故事从1984年开始,那时青岛还是个以轻纺工业为特征的城市,在开放的带动之下,电子家电、石化重工、港口经济等新兴产业迅速崛起,海尔、海信等一大批著名品牌点亮了这座城市,成就了今天以电子信息、重化和制造业为特征的青岛。

  新的故事仍然以30年为坐标,青岛人站在了新的开放起点之上,做好了凤凰涅槃的准备。过去打开大门“引进来”就能发展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未来的青岛,将“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走过痛苦的转型期,力图打造一个以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化工业港口城市。

  “展开近几十年来青岛的城市发展画卷,对外开放的每一次骐骥一跃,都引领着这座城市驶入一个新的纪元。”青岛市委书记李群的这番话,是青岛开放红利的最好注脚。

  30年漫漫开放路:

  青岛在“引进来”中崛起

  “青岛对外开放的成功经验是通过引进资金和技术打造品牌企业”。如今的青岛,有着多个享誉全国乃至世界的品牌,它们大都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启的“引进来”中成长起来的。

  这座城市一旦嗅到了开放的气息,就会及时抓住机遇。1984年,青岛电冰箱总厂引进德国利勃海尔公司的技术和设备,青岛电视机总厂决定引进日本松下彩色电视机生产线,就此诞生了海尔与海信两大品牌。如今,它们已经成为青岛这座城市的标签。

  青岛30年来的开放之路,经历了明显的三个阶段。

  在开放之初,青岛市的对外开放自“三来一补”项目和外国政府贷款项目起步,批准了20多个项目,合同利用外资和实际利用外资分别达到900万美元左右;此后,青岛逐渐转向以利用外资、出口创汇为主;再到积极推动“走出去”,逐步发展到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大格局。

  这期间,青岛的红利既来自于开放的政策,也来自于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低。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优势逐渐弱化,青岛人不断找到了新的优势,释放出了新的活力。

  开放的效果让青岛人至今惊叹。

  善于以数字说话的青岛市副市长刘明君,为我们列出了这样一组数字。对外开放以来,青岛有2个世界名牌,68个中国名牌,75个中国驰名商标;外贸进出口从1988年的不足3亿美元发展到2013年的779亿美元,占整个山东的近1/3;到2013年,青岛的经济外向度达到59.7%,为这个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的城市做出了积极贡献。

  青岛的金融业也在这30年的后半段逐渐崛起。青岛市金融工作办公室主任白光昭告诉记者,目前全山东省的外资金融机构绝大多数都落户在青岛,近几年来的几乎每年新增贷款都超过1000亿元,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占到前列。青岛开放过程中出现的名牌企业,如海尔、海信、青啤等都在近年来成立了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构。

  人们赞叹这座城市的美丽与繁华,却不能忘记,眼前的盛景来自30年前那个开放的决定。

  开放再出发,重大战略调整:

  从WTO到FTA的跨越

  如果你买了一套裴雪派克燃气灶,可能会认为这是个新西兰品牌,如果你在东南亚买了一个三洋洗衣机,可能会认为这是个日本品牌……其实它们都算是中国品牌,因为背后的老板都是青岛的海尔集团。

  2001年加入WTO,对于青岛来说是巨大的红利。全面放开进出口经营权后,青岛的对外开放自此进入了跨越发展,“外贸开始不再只重视量的增长,而是质的飞跃。”

  青岛的“走出去”在这一阶段进步神速。

  青岛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做老板”。除了曾经风靡世界的三洋和裴雪派克名字前加上了“海尔”二字外,还有金王集团在美国投资的页岩气项目,海信在南非设立的工程等多个典型案例。

  然而红利也在不断变化,随着WTO多哈回合谈判一直未取得实质性进展,一个新的概念“FTA”(自由贸易区)进入了青岛人的眼中。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之下,FTA这种区域化发展模式应运而生,例如,由美国推动打造的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就被认为想打造亚太区的小型世贸组织。

  这座港口城市的决策者们很快意识到,FTA就是他们寻找了许久的新的红利,青岛就此开启战略调整:从WTO到FTA。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中国来说,FTA是个新鲜概念,“找点资料都困难”,如果蛮干,显然不行,毕竟此时已不是刚刚起步的1984年。青岛的开放已不满足于敢想敢干,更多的精力被用于深入研究,做顶层设计。

  青岛市商务局党委书记、局长马卫刚递来一本厚厚的材料,其中《关于WTO和FTA对我市新时期对外开放战略影响的调研报告》、《关于全球国际贸易中心城市和世界湾区城市的研究报告》、《关于当前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试点前期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等赫然在列。仔细翻阅,新的机会之下,青岛的优势劣势,国际知名湾区城市的可借鉴之处,一目了然。

  2012年,谋划10年之久的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启动谈判,青岛当仁不让地率先启动建设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城市。如今,青岛的目光投向了更远处,他们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在青岛设立自贸区。

  这个长期被选入“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10强的城市,如今有着10万左右的韩国人,街头随处可见说韩语的年轻人嬉笑着走过。而在一栋栋办公楼内,更多的韩国人在这片开放的土地上辛勤劳作,这座港口城市,无疑是机会的热土。

  自由、开放,是这座城市的底色。

  “走出去”,是为了更好地“引进来”:

  青岛寻找到的未来红利

  “很多人可能不理解,我们不是早就开放了吗,怎么还要开放?”

  青岛市副市长刘明君坦言,当下的开放格局已悄然改变。曾经,坐拥港口与政策之利的青岛,成功经验是引进资金与技术,打造品牌。如今,再次出发的青岛,追求的不再是过去简单的“引进来”,而是希望“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如果说“引进来”是之前30年的主旋律,“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就是此后30年的最强音。

  青岛过去的招商引资,需要在税收和地价上不断让利,“只有降低人家的投资成本对方才愿意来”,但如今,投资已经变成“引进来”和“走出去”双向的选择。除了青岛欢迎前来投资,许多国家和地区也欢迎青岛企业前去投资,一些日本投资公司甚至专门来这里设立投资基金公司。

  青岛金王集团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作为亚洲第一家上市的蜡烛企业,其在越南投产的制造工厂已经颇具规模,而这个“走出去”的青岛企业,反过来将优势“引进来”,通过与欧美主要国际市场的对接,实现了出口的扩大,带动了青岛的发展。

  “走出去是为了更好地引进来”。曾经留美10年的刘明君,对此有着清晰的视野。在他看来,上世纪90年代以来增长缓慢的日本,之所以一直发展的很好,就是因为企业大量的走出去,在海外取得了成功。

  “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在李群看来,青岛的对外开放理念仍需提升。

  李群列举了这样一组数字:截至2013年3月底,青岛市累计批准外商独资企业16641家,仍运营的有7882家,这意味着有8759家企业离开了青岛;外商独资企业在2012年进入青岛纳税50强的只有1家,说明整体实力不强;世界500强的投资企业,青岛有112家,与大连的125家有距离,离天津的210家差距则更大。

  有红利就有阵痛,在批示青岛钢铁集团的整体搬迁计划时,李群用了“凤凰涅槃”这个词。当下的青岛,正处于阵痛期:老城区、工业区正在改造,青岛钢铁、石化等一大批企业,都要整体搬迁,增速正在放缓,青岛必须忍受这样的时期。

  然而愿景是美好的。大型钢铁、重化等企业整体搬迁后,青岛将着力运作总部经济与创意经济,让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在转型中逐渐向世界知名湾区城市靠拢。在城市里面,服务业将逐渐替代曾经的工业园区,例如,海尔的老工业园,将改成海尔的电子商务区。

  在曾经举办过奥运会帆船赛的奥帆中心,在春天和煦的阳光笼罩下,上百艘漂亮的邮轮、赛艇停靠在这个时尚的港湾中。青岛市区的1号和6号码头将全部退出传统的物流,邀请世界知名设计师进行规划,与世界邮轮联盟共同打造邮轮母港,未来,在青岛海岸线附近,将停靠数百艘邮轮。

  红利浸润这座城市,和这座城市里的人。在青岛市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青岛正在以外贸的标准,向市民们的菜篮子里装肉类和蔬菜、水果和谷物。而这,也是这座外贸发达的开放城市所拥有的优势。

  青岛再出发,下一个“骐骥一跃”,已然瞄准了未来30年。

透视一座开放城市前后30年
青岛致敬1984
青岛对外开放大事记
责编:刘少华 邮箱:hwbj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