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是繁体“義”的简体,二者之间似乎相差很远,让人怀疑这种简化太不靠谱了吧?乐队奏乐太离谱,可是要跑调的呀,“义”字简化时跑调了吗?我们还是从正体的“義”字说起吧。
《说文解字》:“義,己之威儀也。从我、羊。”字形结构由“我”与“羊”构成,字的本意也有两层:一曰“威”,一曰“儀”。我,甲骨文写作(见图),象戈、斧之类的兵器。“我,施身自谓也。从戈。”又:“施,旗兒也。”在古代,一面旗帜代表一个部落、一个氏族,故有“一旗人马”之说。旗下人马又叫作“麾下”(指挥之下)。操练和征战之前,先校点人马,每人应声“哦——”,同时展示手中兵器,显示士气和斗志;羊,温顺、柔和、群体性,象征美善。可见,我,表达的是自己的威;羊,表达的是我的儀。“儀,度也。”何为度?内刚而外柔,威藏于内而不卑,儀显于表而不亢(不卑不亢)。不卑,表示的是自尊、自强和自信,不怕人;不亢,表示的是自律、自制和自重,不欺人。所以,義,儀也;儀,度也。儀表堂堂,堂堂正正。既威风凛凛,又一身正气。
所以,義(儀),又引申出正義、主義、公平、合理、義务、義举、见義勇为、见利思義、義无反顾、義不容辞等等。同时,又与“議”字通用,商義、协義。那么,这些意义又是怎样引申而来的呢?《释名》曰:“義,宜也。裁制事物使合宜也。”威与儀,刚与柔,表与内,适宜为義。(未完待续)
认一认,比一比:
义、義,我、羊,儀、議,不卑、不亢,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