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发改委公布了阶梯水价调整的听证会公告,水价听证将设两套方案,目前已经确定25名听证代表参会。电价调整听证、出租车价格调整听证,随着政府信息公开的推进以及公众对社会公共事务参与的诉求,听证会成为政府决策时采用的一种手段。
听证代表哪里来?
《政府制定价格听证办法》对于听证会参加人员的构成以及产生方式都有明确的规定。
针对将于4月17日举行的阶梯水价调整听证会,4月2日北京市发改委对外公布了参会的25名听证代表名单,包括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但未公布联系方式。
北京市发改委介绍,25名代表全部由北京市消协、市人大、市政协、市水务局等单位推荐产生,其中,消费者代表10人,根据北京市消协的解释,这几个代表热爱公益,在地域和年龄上有所平衡。
根据北京发改委的公告显示,发布阶梯水价听证会举行时间的时候,25名代表便已经确定产生,名义上对一般公众开放的进场机会便只有10个旁听席。
记者致电北京市发改委,咨询普通公民是否可以联系听证代表沟通建议,对方回复,公开的意见征求要通过网站上公布的邮箱和传真电话的方式。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杨贝告诉记者,我国目前没有就听证进行专门立法,仅《行政处罚法》、《价格法》等屈指可数的法律对听证制度进行了规定。在法规层面,行政法规及地方性法规的规定比法律规定更为细致,但仍不足以为实践提供具体指导,如参会代表的遴选机制、参会代表人数的确定等。
听证范围需细化
3月25日晚,杭州市政府发布了限牌令的通告,而且26日零点就停止暂停办理小客车的注册、转移及转入本市的变更登记。这种闪电式限牌令引来无数网友吐槽。
与早就实行限牌的北京、天津一样,与公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限牌,没有意见征集、没有讨论、没有听证。
至于哪些事项必须听证,则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前几日,广州市发布的《2014年度重大行政决策听证事项目录》仅收录了“建筑施工扬尘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污费征收事项”和“殡葬基本服务均等化”两个事项,公众争论的焦点也集中在“重大”的界定上。
公信力焦虑如何破?
近些年水、电、气的听证会被公众调侃为“逢听必涨”,听证会走过场的声音也不少。
现行的听证会一般是给出两个方案,听证代表选择其中一个表示赞成,虽然主管部门表示听证会更多的是一种咨询和观点的表达,而不是一种决策程序。但事实上,听证会的意见并不会对政府形成约束,最后执行的方案往往就是听证会中所选择的方案。即使两个方案都不同意,预案也不会取消,也没有出现第三种方案的可能,甚至规定的选择方案里,细节的修改也难觅。
怎么避免“被代表”、如何真正保证程序的公正,这些都是当下中国的听证会避不开的话题。
增强听证会的决策能力,设计公正透明的听证程序是提升听证会公信力的重要保障。杨贝表示,首先,应当明确听证在决策过程中作为法定必要程序的地位,从“可为”转为“应为”。其次,应当确立听证报告作为决策依据的地位,一方面强化听证报告的真实性,另一方面确立听证报告的决策效力。如果官方决策结果与听证报告相悖,那么权力机关必须就此提供充分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