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3月28日 星期五

机会多,平台大

美术创作为何难出精品?

晓言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3月28日   第 16 版)

  陈治、武欣《零点》
  2009·第十一届全国美展中国画银奖

  潘鹤《开荒牛》
  1984·第六届全国美展雕塑金奖

  孙震生《回信》
  2009·第十一届全国美展中国画金奖

  今年是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的举办年。每5年举办一次的全国美展,由文化部和中国美协主办,是国家级的权威性、综合性大展。

  日前,第十二届全国美展美术作品创作座谈会在中国美协举行。几十位来自全国的画家齐聚一堂,谈到为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做准备的创作情况,也谈到对当下美术界一些现象的看法。

  

  全国美展是“正能量”

  全国美展一直是美术界的一项核心盛事,广受瞩目。美术“正规军”在这个平台上大阅兵,艺术家在这个舞台上一举成名,美术批评家从这个舞台上寻找阶段性创作的总体趋势,美术爱好者们借此机会全面了解时代美术现状,许多收藏家也乐于用国展获奖状况来指导自己的收藏方向。

  随着时代的变化,全国美展自身在与时俱进,展览种类越来越全面、参展作品也越来越多。目前,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各个类别的展览相继开幕;7月,各个美术类别的评选将初步进行,并最终于12月15日在中国美术馆推出第十二届全国美展进京展。

  但毋庸讳言的是,全国美展已经不是唯一的全国性美术展览平台了。不论是全国画院双年展、中国百家金陵画展、中国艺术节等主流美展,还是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美术三年展、双年展、博览会,都为艺术家和美术爱好者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吴长江表示,即使在有各种名目的展览的今天,全国美展仍然是出精品出人才的最重要的平台,是中国美术界的“正能量”。他说,画家们要有一股精神劲儿,“尽我所能”,拿出有分量的作品,为时代留下精品。

  画家难以静心创作

  中国美协理事苗再新感叹,现在创作越来越难了,一方面是受众的口味变高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画家自身静下心来研究画的时间少了。

  当下,美术界的机会很多,市场的诱惑更多,画家很难静下心来潜心创作。“现在展览活动过于频繁,美术机构太多。这虽然反映了美术界的欣欣向荣,但画家却容易把大部分精力都用在应付各种展览上。”苗再新说。

  “作品简单是因为想得肤浅。”清华美院教授代大权一针见血。许多画家为了迎合市场,去画一些自己并不熟悉的内容,甚至一些缺乏亲身体验的东西,创作出来的作品自然会缺少感染力,缺少思想深度。“很多作品看起来只是‘样式画’,没有温度。”中国美协水彩画艺委会秘书长陈坚相信,只有走心的画,才能感动人。

  此外,现代科技发达,图片、影像的传播渠道多了,也让画家产生了惰性,不去好好体验生活,只在形式上变换花样。中国美术馆副馆长胡伟就提到,在当下的作品中,材料的制作压倒了情绪的宣泄,工笔画尤为严重。

  不要为展览而画

  艺术创作更多的是个性的体现,但各种展览又有自己的标准和特征,全国美展也不例外。这就造成了很多画家为展览而创作的情况。

  “这几届的全国美展作品我都看了,很多模仿性太强。”陈坚说,有些画家为了参展,为了获奖,就对往届的获奖作品进行模仿。

  “画家在创作时考虑的问题太多,创作出来的作品往往牺牲掉了最原生态、最生动的东西。”胡伟说,全国美展的作品评选的确要考虑主题性与原生态、个人风格之间的平衡问题,但不能失去艺术最本真的东西。

  对此,吴长江也谈到,主旋律不是生硬地空喊口号,而是在艺术表现上体现主流价值,拿出健康向上、艺术精湛的美术作品。例如,上届全国美展的陈治、武欣的《零点》,妻子洗完头接听电话,丈夫在一旁玩电脑,表现了很温馨的青年人的自然的生活情景。孙震生的《回信》,再现了受资助的高原藏族孩子们给解放军写信的场景。类似这样的作品表达主题清晰,艺术水平也高,所以得到公认。

  清华美院教授王宏剑认为,要保持作品的艺术性和时代性,就不要为展览而画,而要为自己的喜好而画。“参展一时,创作是一辈子的事。”青年画家王冠军非常同意王宏剑老师的看法。他表示,不管周围环境怎样,都必须沉下心来,好好作画。

美术创作为何难出精品?
张国维:心静心清为治印
脉脉之思
画家刘中携“熊猫”亮相香港
“南象北相”展人物画新象
责编:赖睿 邮箱:lairuismile@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