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3月28日 星期五

记住学生名字

张悦悦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3月28日   第 06 版)

  如果你问我在英国大学教书最大的挑战是什么,我的回答也许会让你忍俊不禁:记学生的名字。记得在英国的大学里任职的第一天,一位资深同事就告诉我,要想学生对自己的课程有所好评,第一件事就是要能记住班上每个人的名字,因为英国学生都喜欢“认识”自己的老师。而学办秘书给我的第一份教学文档,就是印着我那个学期教的不同科目上所有学生彩色大头照和他们的名字的花名册。哇!入职刚报到,我连同事还没有认全就要抓紧“背下”这80多张照片。

  将班上的学生和其名字对号入座,这件事听起来很简单,但在英国大学里是一件挺有挑战的事。因为英国大学里没有“班级”概念,绝大部分必修和选修课都可全校通选,甚至可以跨年级选课,因此每个老师面对的并非一个固定学生群。每个学期不同科目的学生可能80%都是新面孔。当你刚刚熟悉这七八十个学生,下个学期可能又是几十张新面孔。

  而老师是否能记住学生的名字这件小事之所以在英国的大学显得格外重要,一来和各大学比拼更优化的学生学习体验有关,二来和英国的教学模式有关。众所周知,除了老师一言堂的大课之外,英国大学更强调小组讨论课中老师和学生的直接互动。当教学环境从空旷的演讲厅换成只能容纳十五六个学生的小教室这种更为亲近的小空间,学生自然会期待老师知道自己是谁。

  除了学生流动性大之外,对老师来说,最大的挑战其实在于把学生和其照片对上号。学生在学校登记的照片都是十七八岁入学时乖巧青涩的证件照,而大学恰是年轻人尝试各种新造型的时机。一两年的工夫, 这些学生完全可能判若两人:照片里的“小男孩”可能留起了成熟的络腮胡,大镜框学究女可能早改走窈窕时尚路线。所以虽然有高清晰的资料图片做参考,在每个课程的前几周,大概每个老师面对“图是人非”的情况还是会犯蒙。

  要跟上学生的变化,我从资深同事那里学了一招,就是在学生不留意时,随手在“花名册”上记下每个学生的特点以便自己能课后“温习”,以尽快记住他们。因为被告知我“应该”记住这些面孔和名字,我开始有意识地记录一些早先不会关注的细节,比如“卢克和马克是永远坐在一起的好朋友,而卢克永远是戴棒球帽的那个”,“记住,每周一定会变的是丽萨的头发颜色”等等。

  久而久之,我发现记住学生的名字虽然只是教学里的小事,但它确实能帮助老师和学生建立实质的关系。曾经有研究者提出,在一个相对固定的群体里,名字的相互知晓情况能折射出这个群体在关系上的平等程度。鼓励老师去记住每个学生的姓名,提倡师生间直呼其名,实现称呼上的平等,其实是推动大学里平等气氛最基本的一步。

“大留学时代”:留学规划三问
记住学生名字
责编:赵晓霞 邮箱:haiwaixuezi@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