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不少委员联名提案关注留守儿童问题,其中也谈到了归国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
近年来,随着“打洋工”升温,归国留守儿童人数也不断增多。他们的父母多在国外打拼,无法在身边监护,因此,归国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就成为棘手的问题。
感受“留守之痛”
归国留守儿童在我国多个省份都有分布,但主要集中于沿海省市的知名侨乡。以福建省为例,在其沿海的连江、马尾、福清、长乐、罗源等地,归国留守儿童的数量就达到数万人。而广东省恩平市更因“盛产”此类儿童而得名“小联合国”。
侨乡归国留守儿童一般是指在国外出生,且拥有外国国籍,他们一般年龄较小,5岁前会回到国外,该类占现在归国留守儿童的大多数。
由于归国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多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隔代教育往往使老人们力不从心,而父母远隔重洋所造成的关怀缺失,又让孩子和父母关系冷淡。物质的富足与精神的叛逆形成极大反差,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问题重重,归国留守儿童沦为成长中的“迷惘一代”。
阿鹏的父母在匈牙利经商,他的日常生活靠同村不同住的爷爷奶奶照顾。每到晚上,一些和阿鹏年纪差不多的“留守孩儿”就到他家或相约到网吧,一起打游戏或者看暴力视频。小学辍学后,阿鹏更是每天腻在网吧。一次由于小摩擦,他与同在网吧的网友发生争吵,还挑头械斗,直至今日其右脸上的伤疤还清晰可见。
阿鹏的问题仅是侨乡归国留守儿童的一个缩影,由于缺少管教,他们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心理问题。一位在侨乡的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说,他们曾经对孩子进行心理调查,发现园内70%的归国留守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而行为乖张、任性自私是这些孩子的通病。
寻因“留守之困”
自上世纪80年代起,大量20岁出头的年轻人前往国外,经过多年打拼,他们站稳脚跟,并陆续进入结婚和生育阶段。但由于工作、生活等多重压力,他们无暇照看孩子,而国外高昂的育儿费用更让其望而却步。于是将孩子寄送到国内由老人养大,就成了无奈但经济的选择。而归国后的孩子却面临种种困境。
学校教育问题首当其冲。拥有外国国籍的归国留守儿童,在5岁之前接受的是中式学前教育,学习汉语和中式的思维方式;5岁后,他们必须回到国籍所在地,续签他们的护照,但教育方法和环境的差异,使这些在国内接受的学前教育的孩子,在国外“水土不服”。
此外家庭教育也并不乐观。由于负责监护的祖辈们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又隔了一代,造成了祖辈多关注孩子的吃穿,少关注孩子的心理,于是孩子的自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都受到影响。
郑先生是福建长乐人,儿子在美国做餐饮生意,将孩子托付给老两口在国内照顾。郑先生很担心孩子到美国后“接不上轨”,他表示,由于东西方教育观念差异巨大,在国内长大的孩子,很难较快适应美国教育。同时,他还表示,不少孩子在国内养成了比较任性的性格,出国后进入陌生人群中,性格就很容易变得阴沉。
解决“留守之难”
如何让侨乡的归国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减少海外父母的后顾之忧呢?这需要构建学校、社会、家庭相衔接的关爱网络。
学校需要针对归国留守儿童的特点和需要因材施教。如侨乡福建省连江县琯头镇的很多学校,从小班就开始教授孩子们一些实用性英语,方便其出国后使用;广东恩平的一些学校针对侨生入学时间没有规律、年龄不一、所学课程进度完全不同的特点,推出“年级管理+分层次”教学模式,以发现每位学生的优势和特长,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归国留守儿童的问题,也需要社会组织的关注。多地侨办通过多种尝试来关爱儿童健康成长,为归国留守儿童建档入册,简化入学程序,创新“代理家长”制关爱活动,开展多种形式心理辅导等,来弥补家庭教育和父母亲情的缺失。
当然,仅有社会关怀是不够的,归国留守儿童更需要父母的关爱。物质生活再富足,也比不上父母几句知冷知热的问候。哪怕是一通越洋电话,哪怕是一片刻的视频通话,都是对孩子心灵的慰藉,毕竟“钱不是万能的,买不来父母的爱”。只有父母与孩子多交流、对孩子多关怀,归国留守儿童才能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