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3月21日 星期五

竺可桢 近代“问天”第一人(“近代中国寻梦人”系列报道之(17))

武茂昌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3月21日   第 10 版)

  竺可桢创建的南京气象台

  毛泽东接见竺可桢

  现在,天气预报已成为人们了解天气变化的主要途径,那些变换跳跃的数字,左右着人们的穿衣出行。可是,1930年之前,中国天气预报领域一直是被外国人所垄断,直至1930年,竺可桢将天气预报“主权”收回。

         

  独立自主预报天气

  1890年,竺可桢出生于浙江绍兴东关镇的一个粮商之家。自小秉性温和的竺可桢勤奋刻苦,聪明好学。1910年,竺可桢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庚子赔款”留学美国的名额。竺可桢在填报专业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农学,在他看来,“中国以农业立国”,学习农学将来可以更好地报效祖国。可令他始料未及的是,美国当时的农业科学并不发达,农业的体制和耕作方式也和中国不一样,由此他转学了与农业关系最密切的学科:气象学。

  1918年,竺可桢以优异的成绩顺利完成学业,获得了哈佛大学气象学博士学位。归心似箭的他拒绝了美国多所高校的邀请,满怀希望地踏上了归国的轮船。他憧憬着用自己的所学报效祖国。然而,他在美国留学的这些年,正值中国军阀割据时期,整个国家满目疮痍。

  摆在竺可桢眼前的现实是残酷的。当时的中国仅香港和上海徐家汇有两座用于观测气候变化的测候所,而且均由外国人控制。竺可桢很痛心,在他看来,“夫制气象图,乃一国政府之事,而劳外国教会之代谋亦大可耻也。”1927年蔡元培创办中央研究院,邀请竺可桢筹建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并担任所长,这是旧中国气象科学一次重要的转机。

  竺可桢对筹建气象研究所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他担任所长16年,为我国近代气象事业做了大量奠基性的工作:他在全国范围内广泛设立测候所,远至西藏拉萨,高至峨眉山、泰山的顶部,都开展了气象观测。气象研究所自办或合办测候所28个,协助地方兴办测候所50多个,加上接管北洋军阀时期北京、青岛的观象台,形成了我国气象观测网的雏形。1930年之前,中国天气预报领域一直是被外国人所垄断,这一年,竺可桢将天气预报“主权”收回。1930年元旦,中央气象研究所正式绘制东亚天气图,并发布天气预报和台风预报,这是中国人对自己的国土和海域,独立自主预报天气的开端,开创了中国气象预报信息的广播业务,竺可桢可谓是中国“问天”第一人。

  被誉为“浙大保姆”

  1936年4月,竺可桢被任命为浙江大学校长。当时的浙大应该可以算是全国最破败的大学之一。一年后,抗日战争爆发了,浙大与整个中国一样处在了风雨飘摇之中。1937年底,面对着岌岌可危的学校,竺可桢决定带领全校1000多名师生走上“西迁”之路。

  学校从杭州迁往浙江建德,再由建德西迁到江西,后又到广西宜山落脚,最后到达贵州遵义,这就是中国教育史上有名的浙大“四迁”。和学校一起流亡的还有全校的近2000箱的书籍和教学实验设备。上千名师生“驮”着一个学校,在烽火连天的夹缝中艰难前进,然而每到一地,竺可桢第一件事便是让学生们结茅架竹,搭屋建棚,图书、仪器一箱箱打开,按时开课。

  在贵州安定下来之后,竺可桢率先在浙大施行了当时在国外普遍使用的导师制;每个星期浙大都邀请国内外一流的学者讲学,贵州的山沟一时间也因为这所大学和世界联系了起来。也就是在这抗战最艰难的岁月里,竺可桢提出了浙大的校训:求是——排万难,冒百死,以求真知。这也成为流亡中浙大精神最好的诠释。1946年,在经历了整整8年半的流亡之路后,浙大在竺可桢的带领下安然回到杭州。这所颠沛流离的大学,在抗战硝烟中崛起为“中国最好的四所大学之一”。

  1949年3月6日,竺可桢60岁了。浙大学生自发为校长举行祝寿晚会,学生为竺可桢做了一面旗,上面写了四个字——“浙大保姆”,以表达对这位殚精竭虑的校长的崇敬与感激。然而竺可桢没有参加晚会,也没有接受一件贺礼,没有人会想到他正面临着人生的一次重大抉择。为了躲避蒋介石政府要求他去台湾的命令,竺可桢离开了精心耕耘13年的浙江大学,悄悄地去了上海。

  把物候学带入新纪元

  新中国成立后,满怀“科技强国梦”的竺可桢被推选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承担领导全国科学事业规划和发展的重任。年近花甲的竺可桢毫不犹豫地挑起了这副重担,将下半生的全部心血都倾注到新中国的科学事业发展中。

  1964年,他写了一篇重要论文《论我国气候的特点及其与粮食生产的关系》,其中分析了光、温度、降雨对粮食的影响,提出了发展农业生产的许多设想。毛泽东看到此文非常高兴,专门请竺可桢到中南海面谈,对他说:“你的文章写得好啊!我们有个农业八字宪法(土、肥、水、种、密、保、工、管),只管地。你的文章管了天,弥补了八字宪法的不足。”竺可桢回答:“天有不测风云,不大好管呢!”毛泽东幽默地说:“我们两个人分工合作,就把天地都管起来了!”

  “生命不息,工作不止”这是竺可桢的承诺,他说到做到。1970年后,80多岁高龄、身体状况不佳的竺可桢仍一直忙于他的力作《物候学》的修订工作。《物候学》是竺可桢一生中的最后一部作品。此书一出版,畅销一空。有人评价此书“把我国物候学带入了新的纪元”。

  1973年春节刚过,竺可桢肺病复发住进医院,在医院里他仍然留心观察着天气的变化,并且记录自己的病情发展。写日记是竺可桢多年来一直坚持的习惯,现存的竺可桢日记从1936年到1974年,连续38年,1天未断,共计800多万字。直到他去世前一天,还用颤抖的笔记录下了当天的气温、风力等。1974年2月7日凌晨,这位中国近代气象科学、地理科学的奠基人溘然离世。

竺可桢 近代“问天”第一人(“近代中国寻梦人”系列报道之(17))
非常好声音
陈道明 戏比天大
责编:刘泉 邮箱:mingliuzhouka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