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乌克兰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全民公投筹备与执行委员会主席米哈伊尔·马雷舍夫16日在计票过半数后宣布,公投最终投票率为82.71%;赞成加入俄罗斯的选票占95.5%。
一场没有悬念的公投
当地时间16日,乌克兰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决定自身地位的全民公决投票开始。这是一场牵引着世界目光的全民公投,也是一场被外界解读为“没有悬念”的公投。
公投前,克里米亚领导人预计,投票率将超过80%。民调显示,公投前两天,90%以上的半岛居民支持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的决定。
且不论公投结果如何,公投本身在不同人眼里就具有截然不同的意义。正如CNN报道所称,对俄罗斯而言,公投“完全合法”,而且强调,克里米亚人民有权决定自己的命运。而对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而言,公投是迫于俄罗斯的压力,散落在大街上那些身着没有明显标记的军服的亲俄武装力量正是这种压力的最外在表现。
反对公投的声音不绝于耳:乌克兰宪法法院判决克里米亚全民公投违宪;北约秘书长拉斯穆森表示,公投不具备政治合法性和法律效力;美国国务卿克里说,如果俄罗斯国家杜马承认克里米亚全民公投结果,是“公开挑战国际法”的行为,将加剧俄罗斯与西方的紧张关系。
不过,这一切都未能阻止克里米亚民众走进投票站。
一个万分纠结的世界
围绕克里米亚的纷纷扰扰让所有人看到了一个纠结的世界。公投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和俄罗斯之间除了不间断的唇枪舌剑,还互相亮出了“刺刀”:美军联合保加利亚与罗马尼亚等在黑海展开一系列演习;俄罗斯则在与乌克兰接壤地区开始军事演习。
不过,“秀肌肉”是否就表示对立双方已下定决心硬到底呢?
先看美国这一边。《金融时报》报道称,参议员约翰·麦凯恩再次抨击总统奥巴马的“软弱”,称乌克兰危机是“无能外交政策的最终结果,没人再相信美国的实力了”。奥巴马的确纠结。正如《金融时报》分析指出的,美国很清楚,所谓“制裁”,如果没有欧盟的参与,就不会达到预期的目的。然而,无论是依赖俄罗斯天然气的德国,还是自豪于自身金融中心地位的英国,以及与俄海军有12亿欧元合同的法国,他们与俄罗斯之间紧密的经济联系让他们不能不慎之又慎。
再看俄罗斯一边。民调显示,“普京大帝”的强硬姿态为他赢得了不少人气。那么,俄罗斯真的没有任何顾虑吗?CNN分析指出,俄罗斯有可能得到克里米亚,却会吓跑乌克兰。而且,波兰、匈牙利和捷克等国家也有可能因为俄罗斯此次的强硬而远离俄罗斯。《华盛顿邮报》和CNN的报道还指出,抛开战略意义不谈,从经济角度来看,俄罗斯将为克里米亚的加入付出“昂贵的代价”。报道指出,克里米亚所需要的90%的水、80%的电、大约65%的天然气以及每年预算的70%都来自乌克兰本土。而这一切都将成为俄罗斯的负担。
总而言之,在如今这个全球化的时代,错综复杂的经济联系早已让国与国之间结成了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想要在冲突中强硬到底,说着容易做起来难。
一次没有终结的较量
有媒体热炒,克里米亚之争将使世界进入“新冷战”。事实上,正如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吉迪恩·拉赫曼指出的,时代已经不同了。如今,乌克兰危机是对新时代外交政策的一大考验——这是全球化的时代,西方最危险的对手往往也是它关键的贸易伙伴。
有着“黑珍珠”之称的克里米亚对于俄罗斯而言其战略意义无须多言。公投前,美国向联合国安理会提交了反对克里米亚公投的决议草案。俄罗斯毫不犹豫地使用了否决权,明确表达了维护自身利益的坚决态度。也难怪有媒体评论,目前就克里米亚局势而言,真正令人紧张和担忧的是俄罗斯是否会用武力支持公投结果,毕竟,在克里米亚,还有约1/4的乌克兰人,以及大量反俄罗斯的鞑靼人和穆斯林。
克里警告,美国和欧盟最快于17日启动多项制裁措施。但是,所有人都明白,西方可以损害俄罗斯经济,但是这也将对他们自身的经济产生不小的附带影响。目前还看不出他们是否已经做好了这种准备。
美国有媒体评论,在克里米亚,俄罗斯或许开启了一种新的战争模式——代理人战争,那些似乎一夜之间出现在克里米亚的身着没有标志的军服和防弹背心的亲俄武装力量或将是前台的主角。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新冷战”不会出现,但是新时代的外交无疑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无论结果如何,克里米亚公投在新时代的地缘政治格局塑造过程中都只是一个逗号。接下来事态会如何发展,整个世界都屏息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