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3月17日 星期一

学中文,4个误区当避开

何振宇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3月17日   第 08 版)

  近年来,海外中文教育事业发展迅猛,形势令人鼓舞,但我们也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看到其中存在的问题。以美国为例,一方面,每年数万华裔儿童浩浩荡荡地加入中文学习的行列;另一方面,经过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业余学习,许多孩子在突破识认2500常用汉字之前选择放弃。反思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我觉得与当前中文启蒙教学理念上的4个误区有关。为了海外中文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我愿抛砖引玉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希望和世界各地中文教育工作者进行探讨。

  【误区一】不理解文字就等同于没学会。

  在我们平常使用的语言文字中,很多字是很难解释清楚的,比如“所以”两字,有谁能一下子解释清楚这里的“所”、“以”是什么意思,而“所以”这个词组为什么要在语句中这么用呢?弄懂这两个问题固然很好,弄不懂也并不影响我们熟练地使用它。

  【误区二】不会写就等同于没学会。

  在语言文字的应用中,能熟练写出来的字比能识认的字要少,比如“尴尬”。这类不看着就不能正确地写出来的汉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胜枚举,但在平常读书、交谈中,我们对它们却能够运用自如,不能说不会写就等于完全不会。

  【误区三】听、说、读、写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听、说、读、写,音、形、字、义全面推进的教学理念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这对于具有成熟的逻辑思维、以理解记忆为主进行学习的成人来说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对于以形象记忆为主、大脑还未发育完全的儿童来说则不尽然,因为他们学习的特点就是看一眼、听一遍就试着背诵下来。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孩子对笔画多的字反而比笔画少的字记得清楚。按照成人的思维,笔画多就意味着难学难认,为什么孩子的表现却是相反呢?这是由儿童的自身特点决定的。所以,不能把幼童的学习方法与成人的学习方法混为一谈。

  【误区四】“随课文识字”是唯一的教学思路。

  “随课文识字”即分散识字的优点是可以阅读课文来学习文字,其缺点是识认生字的效率极低。在海外儿童的启蒙中文教育中运用此法,往往识字速度赶不上孩子生理和心理的生长速度,致使孩子因为生字量的拖累而不能自主阅读与其年龄匹配的读物。利用五六年的周末业余时间学习中文后,长大的孩子发现自己仍只能阅读低幼儿童的小狗小猫之类的读物。最终,许多孩子由于看不到学习成果,体会不到学习的成就感而选择放弃。

  其实,在引进“随课文识字”即分散识字的教学理念之前,千百年里,儿童的启蒙教学都是遵循先识字后读书的教学理念。在《千字文》发明以来的1400多年间,普遍地采用先识字后阅读的思路进行启蒙,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在先,《四书》、《五经》随后。

  这4个误区,从理念上把学习语言能力的教学让位给了学习语言知识的教学,忽略了孩子的特点,以成人的学习标准和学习理念代之。这种违背儿童认知规律的启蒙方法,其效果当然不尽如人意。要避免学生年龄越大半途而废者越多的现象,就要改变思路,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尝到学习的甜头,围绕帮助他们掌握汉语这个工具的思路来展开教学。

  (寄自美国)

  (本文作者系美国芝加哥希林UIC中文学校校长)

圣与聖(汉语教室)
国人汉语课是否还需补习?
自己做巧克力
漂流比赛
学中文,4个误区当避开
假期趣闻
在墨西哥游玩
小小鸿雁意浓浓(点点滴滴)
我得了冠军
责编:刘 菲 邮箱:haiwaibanli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