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3月14日 星期五

吴长江“专打高原这口井”

叶晓楠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3月14日   第 10 版)

  吴长江在藏区写生

  2013年5月7日《拉玛加与他的伙伴》(水性颜料、纸)187×112.8cm(青海泽库大雪时)

  一位在北京工作和生活的画家, 30多年来进藏写生30余次,可是他仍然说,去得不够,画得也还不够,“高原这口井,永远打不够。”他就是吴长江,专攻西藏主题的著名画家,也是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

  

  “我愈来愈强烈地感觉到似乎在冥冥之中我与青藏高原有一个前世之约。我与藏民们的心灵是那样的近,好像我曾是他们中的一员。”3月初的北京,乍暖还寒,坐在午后温暖的阳光中,已届耳顺之年的吴长江说,“西藏我还要去,我好像把魂丢在那儿了。”

  情系高原30载

  吴长江是1978年“文革”后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的第一届学生。1980年,在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读大二的吴长江第一次去藏区写生,就被雄浑壮阔的高原所吸引,不可遏制地产生了对西藏的向往。

  那年4月,吴长江和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同学一起到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写生,并途经若尔盖、红原等地,从此,在青藏高原这间幕天席地的“大画室”,他画了大量速写、素描和水彩画,根据素描写生稿创作了“青藏高原系列”版画。

  早期进藏的感觉让他记忆犹新。“刚开始给我的感觉就是手忙脚乱,忙不过来,因为我看着藏民们的袍子、人物造型都非常好,就是很难抓住重点,总想在画面上都留住,按照课堂上的速写习惯,半天可能只对一个部分精雕细琢,但是我们请藏民当模特,人家最多只能为你停留半天,天一黑就要离开了。而且藏民是游牧民族,生性好动,姿势多数是一会儿一变,所以不能用过去写生的办法。要在极短的时间里,快速地先把重点轮廓画出来,再及其余,这本身就是一种能力的锻炼。开始画时,也失败了很多次,失去了很多好的题材。”

  而今,多年去藏区的实地写生,吴长江练就了一种特别的绘画能力,不仅画得速度极快,还能画大幅作品,其中有些作品场面很大,如《辩经》所绘人物众多,气氛热烈。

  中国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同样专攻西藏主题画作的李焕民说,“我佩服吴长江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能现场作画,越画越大、越画越精,以整开纸(188cm×128cm)大小的肖像画当场‘采矿’、当场‘冶炼’、当场完成。这使我想起当年董希文先生在西藏写生时的情景,令人感动。”

  的确,一般画家在海拔4000米左右不生病就满足了,顶多是拍拍照或画一些小幅速写,而吴长江却是直接操作1米到2米的画幅,一气呵成完成人物写生,需要超凡的静心和高控制力,在高原的复杂气候下,非寻常画家所能做到。

  已成藏族文化迷

  高原美,但也很艰苦,要经受高原缺氧、寒冷的考验,经常遇到大雪压垮帐篷,狂风吹跑画具……

  吴长江说,这么多年坚持画藏族题材,他早已由衷地被藏民身上的淳朴善良和坚毅果敢所吸引。

  为了能体现原汁原味的藏民,吴长江对自己的模特形象都有一定的要求。“我现在选择的是朴实的,野味十足的。你去了就会发现在县城的小伙子跟牧区中的人状态不一样,牧区中来的带有一种质朴的野性。”吴长江会要求模特尽可能来自牧区、且至今仍生活在牧区。因此,在吴长江的画面中,没有夸张化、表演性的民族形象,而是原汁原味,从藏民族的皮袍、长袖、大襟、长靴中,无不渗透着的雄健与质朴之美。

  吴长江早已成为一个标准的藏族文化迷、文化通,什么地方要举行一个藏族文化展览,哪里又发现了藏区史料,他都会搜罗来。汉文出版的与藏区有关的档案、文献他都看过,国外出版的西藏近代画册,在印度、尼泊尔、日本、巴黎、澳大利亚时,只要他看到都会带回来。在不能进藏的日子里,他阅读了大量的关于各地藏区的图书和文史资料,为的是想让自己的画面更立体,让画里的人物更深刻地体现藏族群众内在和外表的完美结合。

  找到艺术的富矿

  一个汉族画家,何以对藏区如此一往情深?为什么要这么一趟又一趟地踏上高原呢?

  吴长江说,画家倾注的感情不一样,体现到作品中也不一样,也就是说,一幅作品是对着真人画的还是对着照片画的一眼即可辨出。

  “我为什么总是要去藏区,而且还总是去条件最为艰苦的牧区,就是因为我所期望的最原始的自然状态,可以在那里见到,比如位于青海南部的泽库县位于风口,气候十分寒冷,恶劣的天气反倒让牧民保持着高原样貌,这也是我正期望的形象。”

  吴长江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去泽库往往需要两三天的时间,“玉树就更远了,我去过7次,早先的时候如果坐火车去,前后需要花一周时间,包括坐上几天的汽车。”当年,吴长江和牧民挤在寒风彻骨的敞篷车斗里,牧民们下车时皮袍下摆从他头上扫过的感觉,让他至今难忘。正是有了这样深的体会与长期的观摩,在吴长江的画作里,高原的质朴人性被刻画得栩栩如生,拥有了一种感人的力量。

  “在高原,人类许多原始美好的东西由于其独特的文化和地域、人文等因素,得以完好保留。无疑,这种原始、质朴的‘美’在‘现代人’脸上已不多见了。藏民族世代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的良好生存状态留给世人许多可借鉴、应思考的经验。他们感染了我。我以为我找到了艺术的一座富矿,也会一直挖下去。”吴长江说。

  

  吴长江简历:

  吴长江,1954年生于天津,198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名誉院长,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理事,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曾在国内外举办个人展览20余次;出版个人画集20余册;作品为中国美术馆、大英博物馆、德国路德维希博物馆、美国波特兰博物馆、西班牙马德里自治大学、日本东京日中友好会馆博物馆、挪威国际现代版画博物馆、比利时弗朗斯·麦绥莱勒版画中心、比利时安特卫普美术馆、英国牛津大学阿什莫博物馆、德国海德堡选帝侯博物馆、奥地利维也纳青年美术馆等多家公共艺术机构收藏。

吴长江“专打高原这口井”
非常好声音
吕绍嘉 “迎接我们的古典乐时代”
责编:刘 泉 邮箱:mingliuzhouka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