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一刻我下定决心,有朝一日要为旅奥华侨发出自己的声音。”面对记者的问题,徐品华回忆起20多年前“最初的梦想”。1986年,30岁的徐品华跟着浙江青田老乡辗转来到遥远的奥地利,开始了异国创业的生涯。在当地人看来,改革开放不久的中国仍然是个陌生的国度。徐品华从打工做起,看着身边的华人被误认为韩国人、日本人,也常看到当地人得知他中国人身份后惊讶的表情。“从那时起,我梦想的种子已经种下了。”
破土发芽
奥地利有3万多华人,绝大多数来自浙江青田,九成从事餐饮业工作。1999年2月,在外打拼了13年的徐品华经过大家一致推举,当选为首任奥地利青田同乡会会长,十几年前的“种子”终于开始“破土发芽”。
“奥地利华社比较封闭,缺乏与主流社会沟通的主动性。当时网络很不发达,已有的两类华报内容很不全面,德语电台又听不懂,华侨特别希望得到祖国、家乡的消息。”新上任的徐品华审时度势,决定创办华文报纸满足华社的信息需求。“投入再大,也要做这件有意义的事情。”
4个月后,《欧洲华信报》前身《同乡报》创刊,成为新任会长的“第一把火”。
“我们从没办过报纸,对这个行业不熟悉,这是最大的难题。”徐品华想起报纸初创的困境时连连感叹。当时,两个来自青岛的华侨曾在国内从事报业工作,便以“专业技能”加入到采编团队里。“最开始只有我们3个人,慢慢摸索,天天研究。”
徐品华介绍说,当时奥地利的印刷价格很高,为了节省成本,他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周边国家联系印刷厂。虽然比奥地利便宜2/3,但每期2000多份报纸的印刷费也是一笔很大的开支。
由于缺乏办报经验,版面内容也不算丰富,很多华人对这份新生事物抱持“观望态度”。2001年前后,报社经营跌入最低谷,亏损额一度高达数百万元。
茁壮成长
2003年,两届期满的徐品华卸任同乡会会长职务,处于困境中的报纸成为新任会长“最头疼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徐品华面临抉择:报纸要想生存,就必须加大投入、扩充版面、丰富内容,但蕴含巨大风险;反之,则须放弃。
“风雨四年,大家一路很辛苦,也很有感情。”徐品华决定,个人接手这份“像自己孩子一样”的报纸:“办起来就要生存下来,我会竭尽全力。”
除加大资金投入外,徐品华还邀请中国留学生加入采编团队,并与《人民日报海外版》合作出版《奥地利周刊》,每周10个版摘编海外版的精彩内容,为旅奥侨胞第一时间送上国内权威媒体的资讯,广受读者好评。随着版面内容的扩充与稿件质量的提升,报社经营状况逐步稳定,渐渐扭亏为盈。目前,华信报已增至56版,内容涵盖新闻、体育、娱乐、军事等多个领域。
徐品华介绍说,除奥地利外,华信报还覆盖德国、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等多瑙河流域的国家,采取“自愿赞助、免费发行”的形式。在每期发行的6000份报纸中,除超市零售与赠阅给联合国、中国使馆等机构外,还有3000多份通过邮递的方式送到读者手中。这些邮递报纸是免费的,读者“自愿买单”,一般60%的订户会寄来每年100欧元的赞助金。读者与报社之间良性互动,共同呵护着奥地利华社的“精神食粮”。
反哺华社
徐品华告诉记者,在当地一些小城或市镇,华人的信息来源比较单一,有时报纸因故晚送一两天,订户就打电话到报社询问。华信报已成为一封封带着祖国消息的“家书”,为旅奥侨胞连起爱国爱乡的纽带。
在徐品华记忆中,多事之秋的2008年“注定不平凡”。当年1月,中国南方遭遇雪灾,他率领报社采编团队在奥地利各城市采访,动员华社积极捐款。“一位华人小孩拿着1欧元递给我们,虽然数额不多,但让人深为感动。”
“5·12地震”那天是星期一,当期报纸刚邮寄完毕。徐品华临时决定为汶川地震做8个专版,呼吁华社支援同胞。“一些华侨拿着钱送到报社里动情地说,‘我们身在海外,只能用这种方式表达拳拳爱国之心’。”
8月北京奥运期间,徐品华再次率领采编团队走访奥地利各华社,一路宣传报道,“分享异乡游子看到祖国举办奥运的喜悦。”
经过15年的坚守,当年破土而出的“种子”已结出果实。读者的喜爱与支持让徐品华深为感动,也给予他服务华社、情系祖国的巨大动力。数年前,徐品华曾计划创办“德语版”报纸,在主流社会发出华社的声音。但2009年他回国发展,这一目标暂时搁置。谈及此,他眼神坚定:“过几年我会回到奥地利,我要完成这一计划,因为‘为华社服务’一直是我们办报的宗旨,从始至终,未曾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