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3月14日 星期五

文化传承遭遇世代更替

我们怎样吸引华裔新生代

孙少峰 董涵潇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3月14日   第 12 版)

  在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如何增强海外华侨华人民族感情的问题受到特殊关注。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工作报告中特别指出,要加强与华裔新生代的联系交流。两会代表委员们也纷纷建言献策,商讨如何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尤其是华裔新生代的骨肉亲情。

  世代更替的现实与希望

  如今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越来越多,关于华裔新生代在中文学习、文化传承和民族认同方面的报道时常见诸媒体。据相关人士表示,意大利华裔新生代中接受中文教育的不到20%,匈牙利第二、第三代华人中不会说汉语、不会写中文的也为数不少。

  当较少接触中华文化的这一代人为人父母,他们子女的中文教育和中华文化传承将更成问题。比利时的一位侨领曾不无担忧地指出,“很多荣升父母的华裔新生代都面临这样的难题,他们自己从小讲着英文,现在如何教孩子?”

  在世代更替背景下,这种担忧是中华文化海外传承问题的一个现实缩影。

  由于大多在海外出生和成长,华裔新生代对祖辈生活的家园往往缺乏直观了解,加之自幼接受国外教育,对传统文化感受不深,他们对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的归属感不如老一辈华侨华人那么强烈。

  “现在越来越多的华裔孩子不会中文,不了解中国文化,对祖国没有那么强烈的亲近感了。”为了应对这种状况,国侨办主任裘援平表示将通过努力促进海外华文教育的发展,举办丰富多彩的青少年活动等,帮助海外侨胞尤其是华裔青少年学习中文和了解中华文化,使之与中国建立心灵上、感情上的密切联系。

  部分人大代表还建议加快相关立法工作,加强顶层设计,在国家层面上统筹开展增强华侨华人新生代民族认同感的工作。

  文化是来自故乡的赠礼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当年一曲《我的中国心》,传遍了世界各地,海内外中华儿女无不为之动容。许多华侨华人正是唱着这首歌回到祖国内地,参加改革开放建设。

  而如今,人们见证的不再仅仅是华夏儿女回报祖国的赤诚,还有走向世界的开拓精神。海外落地生根的华侨华人,用他们的勤劳智慧向移居国人民证明了自己的友善和优秀。有媒体就曾调侃说,当今美国华人的特点是“三高”,即学历高、收入高、生活水平高。

  我们相信各国人民都具有平等的天赋与才智,那么是什么让华裔群体显现出“三高”的特点呢?答案或许正是我们独特的中华文化。

  诗书传家,耕读为本。虽然今天的中国人已经不再把儒家经典当做必修课,农业开垦也不曾作为海外华人的就业首选,但重视教育、勤劳踏实的民族习惯却透过这种文化积淀传承了下来。

  有人认为,对于定居海外的华侨华人来说,淡化自己原有的文化身份、努力融入当地主流社会才是明智之选,但实际上这句话只有一半正确。文化是来自故乡的赠礼,这份礼物无论对于当地社会还是对于外来移民,都是一份宝贵的财富。多了解一种文化就多一种观察世界的角度,中华文化为华裔提供的,正是一种不同于移居国的独特视角,而这对当地文化来说,也是有益的补充。

  让亲情成为友好的桥梁

  吸引华裔新生代传承中华文化、增强民族感情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他们自己的成功和祖国的发展服务。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和对当地政治经济生活参与的增多,华裔越来越成为各移居国内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们与祖国的亲情,应该而且也能够成为中国加强同祖籍国友好关系的桥梁。

  众所周知,犹太人只占美国总人口的2%左右,但他们以与之不成比例的影响力促使美国的对外政策向以色列倾斜,成为联系美以关系的重要桥梁。要想象犹太人那样既推动所在国的发展,又为祖籍国的利益提供帮助,就需要增强华裔的内部凝聚力和对中国的向心力,而这正需要努力延续他们身上中国文化的血脉。

  为此,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提出要围绕海外侨胞在公共外交中的作用等问题开展专题调研,促进海外和谐侨社建设。而国侨办副主任何亚非在接受中新社采访时也指出,“侨务公共外交要通过与侨胞的通力合作,用中华文化元素去吸引和影响主流社会,客观、真实地讲述‘中国故事’。”

  世代更替,而文化长存。欢迎华裔的新生代们常回家看看,再带着故乡的赠礼回去。而中国政府与相关组织,也会努力用适当的方式帮助海外华裔了解和学习中国文化。愿这份来自故土的赠礼,能为海外华裔和接纳他们的土地带去更精彩的生活,也让海内外中华儿女的亲情,成为中外和谐友善的桥梁。

我们怎样吸引华裔新生代
南非警官参加中文培训
是怎样炼成的?
大马华人为MH370祈福
西班牙华人理发店如何走出“囧”途
责编:孙少峰 邮箱:guojihw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