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3月12日 星期三

北京密云经济开发区

三年迈出三大步 深化改革再发力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3月12日   第 04 版)

  北京密云经济开发区风光

  开发区道路

  北新建材生产线

  波尼陀世元公司汽车线束生产线

  金诚信矿业股份公司总部基地外景

  建设中的“世界云谷”

  北京密云经济开发区简介

  北京密云经济开发区位于密云县城西南部,南临京承高速公路,北依101国道,西与怀柔区接壤,东临密云县城。万亩森林公园贯穿其中。随着京承高速公路的开通,密云经济开发区已进入北京半小时经济圈。

  1992年5月,经北京市政府批准,北京市密云县工业开发区正式成立,2000年升级为北京市级开发区。2006年12月,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核验收,更名为北京密云经济开发区。经过20年的开发建设,现已开发利用面积12.55平方公里,其中A区7.35平方公里、B区5.2平方公里。现有入区企业221家,其中工业企业185家。初步形成了以福田汽车、万都汽车底盘为代表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以中人保电子商务北方运营中心、世界云谷为代表的数字信息产业,以北新建材为代表的新型建材产业,以今麦郎、伊利为代表的绿色食品产业,以康辰、美中双和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

  国家教育部、科技部、农业部和北京市政府相继批准建立“中国高校科技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北京绿水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北京高新技术成果孵化基地”、“北京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北京数字信息产业基地”。2007年,被北京市工业促进局(现为北京市经信委)确定为北京市首批生态工业园试点园区。同年,成为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共建基地。2012年10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密云经济开发区正式纳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先示范区“一区十六园”。

  

  在北京市密云县县城西南,有一片生机勃勃的现代化经济园区,这就是密云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北京密云经济开发区。

  一位几年前曾经来这里洽谈项目的企业负责人,如今再次来到密云经济开发区,在游览园区环境、参观部分工业企业后,发出由衷感叹:变化太大了。

  这一变化还要从2009年说起。

  2009年,县委书记汪先永到密云县任职。为加快全县经济发展,他把经济发展的目光聚焦到12.55平方公里的县经济开发区。他说,从县级经济发展来看,开发区是最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全县经济要大发展,要做大做强,开发区肩负的责任重大。在一年时间里,汪先永六次到开发区调研,走企业、进厂房,找企业家座谈,寻找经济发展的突破口。

  在县委十一届八次全会上,明确了把加快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放在县经济开发区。在县委十一届九次全会上,把积极推进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写进了县委报告中。

  2010年3月,县长王海臣上任的第三天正是双休日,他没有休息,而是带上几位副县长,走进经济开发区实地调研。

  2010年7月,县委县政府调整了开发区领导班子,着手实施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按照“明确内部分工、形成竞争机制”原则,将开发区划分为两个功能区。2010年年底,在密云县人代会上,县委县政府确定经济开发区为全县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主引擎,劳动力就业的重要平台,并列为全县经济建设的“一号工程”。

  几年间,县委县政府重视开发区、职能部门支持开发区、全县人民关注开发区。县领导深入到开发区企业调研、职能部门现场办公,实实在在地为企业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

  体改注入新活力,创新焕发新生机。多项措施的实施,密云经济开发区各项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快速增长。2013年,开发区完成工业收入241亿元,比2010年增加119亿元,增长97.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产值202亿元,比2010年增加108亿元,增长115%,经济增速连续3年在全市五个生态涵养发展区开发区中位居第一,经济总量由第三位上升至第二位。上缴税金20.7亿元,比2010年的9.45亿元增加11.25亿元,增长119%;形成县级财政收入5.48亿元,比2010年的2.12亿元,增加3.36亿元,增长158%。各项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真正发挥了全县经济增长主战场、主引擎的作用。

  

  清晰定位

  聚力发展绘蓝图

  按照县委县政府对开发区的功能定位,结合实际,凝练出了“开放、创新、务实、激情、高效”的开发区精神;明确了开发区总体发展思路、产业发展方向。出台了《密云经济开发区管理暂行办法》、建立健全了《关于土地及厂房转让、出让、出租价格标准的管理规定》等58项规章制度,形成了科学完整的发展体系。

  2012年10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密云经济开发区正式纳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区十六园”,将发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在重大项目安排、政策先行先试、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享有示范区所有政策支持。

  提质增效

  经济提升激活力

  为实现科学发展、规模发展,开发区进行了A区规划修编的编制申报工作,现已得到全面批复。同时,通过招大引强、盘活资产二次招商,共引进落地实体企业62家,福田汽车北京多功能汽车厂、北新建材、中科恒源、金诚信矿业总部基地等一批科技含量高、生产规模大、市场前景好的工业项目、总部项目相继落户园区,极大地增加了经济总量。

  为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开发区制定了“延伸为企业服务的内容无止境、拓展为企业服务的范围无界限”的服务理念。以打造“手续办理、政策对接、银企对接、上市促进、就业对接、协会交流”六大服务平台为重点,为企业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系列化服务。成立了汽车及零部件协会,促进了大企业和小企业的协作对接。物业公司开通了“全天候服务热线”,企业的水电气暖故障得到了及时抢修解决,企业满意度大幅度提升。

  产业升级

  科学规划拓新路

  几年来,开发区紧紧抓住经济发展不动摇,积极做好规划修编、招大引强、资产盘活、企业服务、重点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升级改造等工作,连续三年实现了经济指标的较快增长,发挥了县域经济主战场、主引擎的作用。汽车及零部件、食品饮料、生物医药、数字信息、新型建材五大主导产业业已形成。福田汽车北京多功能汽车厂、万都汽车底盘系统公司2013年销售收入接近40亿元,金诚信矿业、今麦郎饮品等总部企业纳税持续向好,35家年纳税千万元以上企业,纳税额占纳税总额的79%,4家企业纳税突破亿元大关,福田二期等一批重点项目正在积极推进。

  为提高土地利用率,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开发区在引进增量的同时,加大存量盘活力度。近年来,共盘活28家企业,涉及土地面积1447.31亩,厂房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通过二次招商,已成功引进19家企业,协议投资总额23.67亿元,企业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27.1亿元,税收5亿元。同时,也为未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和发展空间。

  干群同心

  创新发展促和谐

  几年来,开发区始终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工作理念,有效提高了管委会、总公司干部员工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执行力。在党建工作方面,开发区党委建立了物业公司党总支,配齐了专职党总支书记;在市政公司、保安公司配置了专职党支部书记,强化了企业党建工作力度。在干部选拔任用方面,实行竞争上岗,形成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选人用人环境,一批年纪轻、学历高、能力强的年轻职工走上了中层以上工作岗位。在职工文化生活方面,定期开展文艺汇演、体育比赛,以及单身员工联谊会等文体活动,丰富干部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加大开发区宣传力度,形成了全县干部群众了解开发区、重视开发区、支持开发区的良好舆论氛围。干部职工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竞争意识明显增强,综合素质显著提高,精神风貌焕然一新。

  抢抓机遇

  乘势而上谋新篇

  未来几年,密云经济开发区将以加入中关村“一区十六园”为契机,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到“十二五”期末,实现“五三一”发展目标。即:开发区就业总数5万人、年税收30亿元、年形成财政收入10亿元。

  主要措施:一是立足全市生态涵养区产业发展定位,以大项目为龙头,以产业链为基础择优选强,大力引进“高端、高效、高辐射”的龙头项目,进一步强化产业集群式发展布局,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形成重大项目多点支撑、主导产业竞相发展的新格局;二是全面做好中关村政策对接工作。认真学习中关村各项政策,用足用好各项政策,形成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良好政策环境。对于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要配套完善相关政策,优先考虑、重点支持,推动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三是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强化企业服务工作,积极协助企业争取政策资金,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协调职能部门,优化行政审批程序,提高行政工作效率。提高开发区规划建设水平和标准,强化城市功能配套,推动城业互促发展;四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开发区业已形成的汽车及零部件、新型建材、绿色食品、生物医药等五大主导产业为基础,高度重视高技术研发、总部经济、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高端业态,着力发展以现代制造业、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技术为特征的新型制造业,不断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不久的将来,一个集现代制造业、总部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于一体的绿色、高端、高效的现代化经济园区将震撼京郊大地。

  文:王希华 摄影:兰有贤

三年迈出三大步 深化改革再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