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路灯、小桥流水,青砖、灰瓦、白墙,一不留神,你以为走进了徽派建筑的江南,这其实是北京郊区密云乡村的真实写照。
密云位于北京东北部,著名的密云水库就坐落在县域中央,半个多世纪的保水,使密云形成了天蓝水碧、地绿花香的优美生态环境。
自然环境美了,可村庄环境却不怎么样,临近公路的柴草乱放,私搭乱建严重,整个村庄显得杂乱无序;地处深山的鸡猪乱跑,房屋坍塌,蒿草满院,整个村庄几近荒芜,显得了无生机。
这样的现状与密云建设绿色国际休闲之都的发展定位极不匹配,密云县委县政府下定决心,从整治村庄环境入手,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今天的密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居、新风、新发展,25万密云农民,开启了崭新的生活……
村庄变美了,
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
旧村改造着新装,险村搬迁住新房,看病办事不出村,上学养老条件棒。“农民安居”作为密云县委县政府为农民实施的三大工程之一,改变的不仅是村庄的面貌,也是农民生存环境和行为习惯的一场革命。行走于一个个密云新村,青山绿水配着白墙灰瓦,简直就是一幅山水大师的水墨画。
从密云县城出发,驱车50多公里,就到达了大山深处的冯家峪镇一个有着白莲花一样美丽名字的村庄——西白莲峪村。
一排排白墙灰瓦新民居让人眼前一亮。这里是密云2013年险户搬迁工程之一,分散在三个自然村泥石流易发区的险户在去年年底告别了低矮的石头屋搬进了新村。
走进78岁的村民李春发家,他正和老伴儿坐在热乎乎的炕头上唠着家常,正午的阳光把整个屋子照得亮堂堂。
“老村跟这儿没法比,根本没个模样,住户像羊拉屎似的东一家西一家,房子就更差了”,李春发拿拐杖敲着地面洁白的瓷砖。
“以前的房子屋里还是土地,从镇级公路到家门口的路也都是陡峭的石子路。村子小,没有医生,得了病找大夫人家都不愿意来,一下大雪,等于封山。哪儿像现在,出门走几步就是大马路,坐上公交车去镇里或者县里看病都方便,村里建起了卫生室,小病小灾儿的给村医打个电话一会儿就到了”。
住进了新房子,农民们的生活习惯也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以前取暖是生炉子,现在地采暖,要学习自己生暖气。怎样节能保暖,都得慢慢摸索。“做饭、垃圾分类、环保厕所,这些小事儿都得重新适应。住了新房子,总不能还按老一套过日子,啥都不讲究可不行,得逼着自己养成好习惯。”李春发的儿子李长祥乐呵呵地说。
密云,八山一水一分田,大部分山区属泥石流易发区,密云把村庄改造与泥石流险村搬迁结合起来,从2011年开始,加快实施农民安居工程建设进度,有计划、有步骤地将居住在泥石流易发区及河道两侧容易遭受洪水侵袭地区的农民,搬到本行政村较为安全的区域,对符合条件的农村社救优抚对象的危旧住房进行改造,确保农民居住安全。到2014年,全县计划完成山区搬迁5022户、12540人,涉及13个镇、64个行政村。
而农村的变化不只是住上了好房子这么简单。在改善农民居住环境的同时,密云从农村卫生、教育、养老、文化生活等方面处处考虑周到,农民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像李春发一样,大多数密云农民都享受到了村级卫生室的便利。随着密云险村险户搬迁工作的不断推动,以往零星分散的农户住得越来越集中。县卫生部门加大了村级卫生室的规范建设力度,目前全县已有村级卫生室255家,常见病村民根本不用出村,就可以直接找乡村医生就诊,大大方便了群众就医。2011年,密云在北京市率先将村卫生室纳入到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农民不用往县、镇医院跑,在村里就能买到政府补贴的放心药,药费就地减免、当场报销。
除了看病不出村,农民办事也很少自己出村。2013年8月,密云在北京市率先建立了县、镇、村三级联动便民服务体系,在各村设立代办点,村民遇到急事、难事,都由村干部代跑腿儿,村民不出村就能办理结婚、生育、医疗、保险、房产过户等108项业务。
在农村教育方面,由政府出资,密云县乡镇办起42所幼儿园,山里娃可以就近入园,和城里孩子享受同等的学前教育。城镇教师下乡“传经”,农村教师进城“学艺”,从2006年起,密云分批选派1000多名中小学教师进行岗位交流,涉及所有中小学校,涵盖所有中小学学科。农村家长再也不用为孩子上学的事儿担忧了,因为不用进城,自家孩子就能跟城里孩子一样享有优质的教育。
一系列惠民政策的实施并非偶然。早在2011年,密云县委县政府就将 “农民增收”、“农民安居”、“农民健康”作为农民三大工程,如今都取得了巨大成效。全县农业户籍人口11.4万户、25万人,近年来,以村庄环境整治为突破口,通过采取产业帮扶、政策帮扶、就业帮扶、救助帮扶、对口帮扶等措施,实现了低收入农户动态为零,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200元,连续五年保持11%以上增速,连续五年在北京生态涵养发展区增幅第一,连续五年获得北京市委、市政府表彰。坚持每年为农民免费体检,建立健康档案,体检率、建档率均达到100%,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率达99.9%。
村庄变美了,
人们致富的路子宽了
新村新气象,致富奔小康,农闲充电忙,日子喜洋洋。村庄美了,游客来了,增收的路子有了,致富的信心足了。
不老屯镇史庄子村,离密云县城八十多公里,沿途的路况说是“山路十八弯”一点不夸张。
148户、320口人,这样一个非常偏远的小山村,现在的游客却是络绎不绝。
史庄子四面环山,村庄下的“不老湖”常年碧波荡漾,空气清新,景色迷人。这山这水这环境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可是几年前的史庄子却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石头房,泥土路,小伙不愿呆,姑娘留不住”。
“生存环境恶劣,人们说我们村是早晨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稍微有点劳动能力的人都想尽办法往外搬,别说游客,走亲戚的都不愿来串门。”史庄子村党支部书记郭瑞环介绍着村里不堪回首的昨天。
守着好环境,过着穷日子,这样的状况必须改变!2009年,在县里的支持下,史庄子村从改变村容村貌入手,没多久,一排排欧式庭院新民居就成为了全村最靓丽的风景。家家户户138平方米的大房子,四室两厅两卫的合理布局,舒适、洁净。
好环境让村民的日子更有奔头儿,精气神十足。“住上这么好的房子,也不能天天坐屋里等着天上掉票子啊!得琢磨着怎么让日子越来越好!”村干部、党员带头,挨家挨户作动员搞农家乐,民俗生意越做越好。
尝到了甜头,大伙儿信心更足了,想着方儿的琢磨着招揽游客的好点子。从前农闲时打牌聊天混日子,现在分分秒秒都宝贵,结伴儿到邻县学习考察,跟着村里请来的专家学做菜、学礼仪,谁也不敢闲着。工夫不负有心人,大伙儿的点子越来越多,思路越来越宽。凭借着不老之乡的名气,遍地是麦饭石的资源,史庄子的民俗游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如今,“不老湖畔品不老养生宴”,俨然成为了这里的金字招牌。
游客多了,生意好了,越来越多的村民纷纷加入进来,截至目前,该村的民俗户已增加到了30户。许多离村多年在外谋生的村民都打道回府,回乡做起了民俗生意。
“从前觉得在村里过日子实在没啥盼头儿,没有人气儿!自打建新村,搬新房,村里的变化翻天覆地,全家人一下有了精气神,说啥也得使劲往前奔奔。”民俗户宋红梅在县城经营生意多年,如今还是第一批回了村。
凭借着开阔的眼界和多年经商的经验,她经营的农家院已经成了全村的NO.1,回头客不断,生意别提有多火了,仅去年“十一”黄金周她就收入了8万元。
大自然赋予的天然之美加上旧村改造让史庄子的名气越来越大,演艺明星、外国留学生也纷纷慕名而来。村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精气神越来越足。2013年,该村人均纯收入达1.3万元,几年的工夫翻了一番。
将村庄的建设同民俗旅游发展紧密结合,已经成为了密云农村发展的“主流”。
古北口镇司马台新村,依托“古北水镇”大项目,实行了整村搬迁重建。如今,这个由500多套青砖灰瓦的中式别墅组成的,以长城为背景,融自然观光、民俗接待、休闲度假、文化体验等为一体的“北京最美民俗村”,已经享誉京城。
自去年8月新村正式对外营业以来,客流不断,“十一”黄金周所有客房全部爆满。截至目前,旅游综合收入已突破60万元。
村庄环境的整体提升,再加上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政策资金扶持,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目前,密云全县民俗户已突破3000户,拥有床位2万张,实现1万人就业,民俗旅游收入和人均消费持续位居生态涵养发展区前列。2013年11月,密云县荣获新华网组织评选的“‘最美中国’生态旅游目的地市(县)”称号。
“致了富也要学会享福,”富起来的农民,在劳作之余也开始享受起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唱歌、跳舞、上网、旅游、看书、看电影,在密云,几乎村村都有文化健身广场,村村都有数字影院和益民书屋,有线电视村村通,有线广播村村响,多个民俗村还实现了WIFI全覆盖,村民拿着手机就能上网。在勤劳致富的同时,大伙儿也享受着快乐的生活,浓浓的幸福写在每一个密云农民的脸上。
村庄变美了,
年轻人回来了
如今的密云广大乡村,山动起来了,水转起来了,房屋经营起来了,年轻人回来了,过去了无生气的穷乡僻壤又焕发出勃勃生机。
久无人住的山村老房,城里人来翻修成山野客栈,村民收房租、挣工资、等分红……在密云县北庄镇干峪沟村,闲置多年的“不动产”被盘活了,昔日暮色沉沉的小山村如今竟成了城里人的旅游目的地。
2013年,一个名为“山里寒舍”的乡村旅游酒店在干峪沟村落成。酒店租用村民闲置的老宅院改造成客房,外观还是从前的古朴模样,里面却是一水儿的现代化设施。村民坐收房租之余,还到酒店打工,挣起了工资,户均年增收可达2万多元。
干峪沟村位于海拔600多米的高山上。从北庄镇政府驱车,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还要开20多分钟才能见到村口的牌坊。
“山里生活困难闭塞,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治安基本靠狗,这些年,能搬走的都搬走了。”说起干峪沟村这些年的变迁,村党支部书记高云宇语气里透着无奈。上世纪九十年代,村里还有70多户、380多口人。这些年因为村里吃水困难,孩子上学不方便,村民陆陆续续往山下搬,有享受国家生态搬迁政策的,有投亲靠友的,有自谋出路的,到这一两年,还留在村里的基本上都是没处可去的老年人,平均年龄达60多岁。全村47处宅院,空置的有近一半,有些老房一空就是30多年,房顶塌了一半,院里长满了蒿草,没有一点盼头。
直到2013年,密云北庄旅游开发公司和村里共同成立了合作社,农民将自家的闲置房和土地出租给合作社。合作社根据每家的房源土地数量按年支付给农民租金。根据测算,全村43户宅院出租了33处,平均每个宅院年租金6000元,5年一递增;出租了120亩耕地,每亩租金1000元,5年一递增。作为旅游项目的副产品,果树等农产品的农场经营权也承包给合作社,农民也相应从中获益。获得收益后,合作社还将拿出经营收益为入社村民分红。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干峪沟从一个穷山僻壤的小山村,变成了名为“山里寒舍”的乡村酒店。不过,这家酒店非常特别,接待客人住宿的房间,就是村民原先的老宅,从外头看,几乎没变。所有客房都在原有老房的基础上装修改造而成,原先的木门、木窗、椽子,还有院里的石头墙,能保留的都保留了。房子实在破败的就整修一下,但不改变原样,保持着北方民居的古朴风格。可这房子里头,变化就大了。木门、木窗内加衬了双层的塑钢玻璃门窗,青石板铺地,还安装了地采暖设施。屋里有卫生间、淋浴,和星级宾馆里的配备别无二致。另外,宅子里的家具摆设也颇费了一番心思,衣柜、条案、桌子,很多都是从村民手里淘来的老物件,透着农家味儿。
在酒店自身改造的同时,密云县、北庄镇政府对干峪沟村也进行了基础设施的提升,拓宽道路、清理河道,同时增加了路灯,建设了公共停车场,还给每个院子配备了藤桌椅、太阳伞等设施,旅游村模样初具。
“山里寒舍”自正式开放起,几乎每个周末都爆满。“山里寒舍”火了,搬下山的农民也没闲着。村民以租赁房屋入股,成为了干峪沟村旅游专业合作社社员。合作社受北庄旅游开发公司委托,把租出去的100多亩地和1万多棵果树重新又管了起来。10多位村民,每天坐村集体安排的班车到酒店上班拿工资。租金、工资、分红三项加起来,户均增收可以达到2万元。
家乡的环境变了样,谁也不愿意放过家门口就业的机会,一直在外头打工的年轻人也纷纷回到了村里。
26岁的高建秋就是其中之一,这个农家姑娘现在是“山里寒舍”的乐活顾问,负责接待来访游客。现在,在酒店工作的40多人中,北庄镇本地人占了三分之二,年轻人有10多个。
近年来,密云按照绿色国际休闲之都发展定位的要求,村庄建设一直没有停歇,县委书记汪先永说:“新农村建设,核心是解决好农民利益问题,关键要从实际出发,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目前,密云积极推动农村“新三起来”工程,成效初显。规范推进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累计流转土地8.5万亩,占确权总面积的30%。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已完成总任务的97%,改革进程居北京市前列。
服务农村,服务“三农”,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生活在密云广大农村的农民们正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上,迎来一个欣欣向荣、充满希望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