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3月04日 星期二

关注食品安全——

何时“知肉味”(从小家看大家)

本报记者 潘旭涛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3月04日   第 03 版)

  《百名专家谈转基因》、《躲不开的食品添加剂》、《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当您发现书架上一排诸如此类的书籍时,您可能会猜想,房间的主人是一位食品工程师。其实,房间的主人北京的陈女士,是一名国企会计。作为“食品安全爱好者”,陈女士说,两会期间,她会格外关注这方面的建议和提案。

  “食品安全”是一个令人既麻木又清醒的词。麻木是因为讨论得太多,清醒是因为它关乎生命健康,人们不敢掉以轻心。陈女士对抗食品可谓全副武装:厨房里消毒柜、农药残留洗涤剂等一应俱全。

  “在家靠自己,出门靠朋友。”陈女士半开玩笑地说。她有一位同事,从小喜欢吃牛肉,对牛肉的味道很熟悉。所以,每次聚餐,上来一盘牛肉后,大家都请这位同事尝一口,判断一下是不是真牛肉,这位同事因此被戏称为“牛肉检测器”。

  玩笑归玩笑。陈女士说,带着疑虑和不信任去吃,即使是真肉,也能品出点怪味儿。她还套用孔子的“三月不知肉味”,表达自己的期盼:“希望三年、五年后,我们可以‘知肉味’,知真肉味儿。”

  故事有点幽默也有点“酸”,而让陈女士心更酸的是不久前的一个报道。报道称,中国食品的出口合格率很高。对此,陈女士觉得有些“不是滋味”。她说:“这一方面说明中国产品有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却和国内的食品安全问题形成了对比。真希望国内也能吃上跟出口一样的食品。”

  由于读过外国食品安全方面的书,陈女士说,发达国家也经历过与我们相似、甚至更糟的状况。她说,我看过一部名叫《屠场》的美国小说,里面描写的场景比我们的处境严重得多。陈女士希望两会代表委员能继续关注食品安全,她感觉:“努力再加上时间,就等于食品不再不安全”。

世界进入“两会时间”
说话接地气 百姓听得懂(寄语两会)
“围堵”明星委员
网上议两会
何时“知肉味”(从小家看大家)
感受两会的“紧张”(现场速递)
责编:张红 彭训文 邮箱:peoplehwb@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