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3月03日 星期一

不断创新的西班牙中餐

司徒希夷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3月03日   第 06 版)

  春节期间,西班牙绝大部分中餐馆的生意都很红火,订餐的人不计其数,就连老外也跟着凑热闹。

  西班牙人老安是个中国通,这些年他经常往返于中国与西班牙之间,几年前,他还领养了一个中国小女孩。春节期间老安就在陈老板的饭店订餐。他认为,“要体验中国传统美食,还是去中国。在西班牙的中餐馆,只是中餐文化的一种延伸,菜式和口味比较单一。因为公司的事务脱不开身,没办法领着女儿去中国过年,但让女儿在这边的中餐馆感受一下春节的氛围还是有必要的。”

  因地制宜

  陈老板对于西班牙中餐菜式的创新深有体会,他说:“创新是需要投入和付出代价的,从新菜式、新口味的研发,到得到食客们认可,需要一个过程。这等于要改变客人们对已有中餐的认知,不是说变就变的。就算高薪聘请国内有名的大厨来,对于普通的顾客来讲,能否接受尚未可知。搞不好还可能适得其反,老客人不接受新口味,新客人的习惯还没培养起来,创新就半途而废了。”

  紧接着,陈先生还分析了中西两国中餐市场的差异化,“在中国有积累了千百年的饮食习惯和文化氛围,中餐市场是十分成熟的,任何一个菜系都有大批拥趸。这个基数是西班牙无可比拟的。假如我在北京开个湘菜馆,大家很容易认可,并且大概知道湘菜以香辣为主的特点,好这口的自然成为我的顾客。这个推介几乎不需要多少成本,无需言传,招牌一挂出来,吃客们就心领神会了。在西班牙则很难实施,没有那个群众基础,就算长篇大论把湘菜的优点介绍一遍,你还得考虑老外能接受多少呢。文化内涵的影响力,不是一份说明书就能移植进老外思想里的。老外也有尝鲜的冲动,但过了那个冲动期,还是会保持原有的饮食习惯。”

  谈及“道地”的问题,陈先生笑称西班牙的中餐也是“因地制宜”,任何一家中餐馆做出来的都是“道地”的西班牙中餐,只要顾客盈门,便足以说明味道、品质、服务都符合当地消费者的真实需求。

  潜移默化

  从老饕的角度来看,在西班牙这片土地上寻找“道地”的中餐,无异于缘木求鱼了。但无可否认的是,西班牙中餐没有停止创新的脚步,一直都在寻找和培养契合市场需求和欧洲文化的创新机遇。

  亚洲餐的兴起,用多而全来吸引食客们的目光,即便不算中餐的创新,也是一个十分成功的商业模式,同样也是中国人智慧的结晶。以现在西班牙中餐的现状来讲,与20年前相比已经有了很大不同,川菜馆、粤菜馆、东北菜馆都有了各自的舞台,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趋势,尽管影响力还不够大。

  其中道理不言而喻,西班牙华人移民的构成,80%来自浙江,中餐馆自然以浙江菜为主,但随着北方地区的华人涌入,浙江人开的餐馆里也出现了北方炖菜。由此可见,中餐的继承与创新是根据市场变化、消费者用餐习惯和口味而来的。一家餐馆川菜做得好,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来这里吃饭的四川人多,对家乡菜的口味要求比较严格。当求大于供的时候,餐馆老板才愿意花钱聘请更专业的大师傅,做出更“道地”的家乡菜。与之相反,如果进来的食客大部分都是西班牙人,根本吃不出川菜和湘菜的区别,无论老板如何推介和打折都会失去意义。

当华裔女性遇上异国情缘
陈美传奇再引“虎妈”教育热议
不断创新的西班牙中餐
莫让温商变“冷商”(观海亭)
责编:聂传清 邮箱:cq_nie04@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