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2月28日 星期五

“四化两型”战略驱动湖南发展

曾 勇 刘显全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2月28日   第 15 版)

  张家界风景

  长沙一角

  茶乡

  长沙橘子洲

  《易经》曰:“一阴一阳谓之道”。道在中国哲学中,表示“终极真理”。

  湖南因处洞庭湖之南而名。古诗句“秋风万里芙蓉国”,凸显湖南物华天宝。然而“芙蓉国”的美誉,并不能改变湖南是农业大省、工业弱省的现状。

  湖南应该采取怎样的发展之道?是近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积极思考的大问题。

  

  确定“四化两型”战略,实现可持续发展

  伽利略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

  作为在新的历史时期确立的重大战略目标,“四化两型”已成为湖南实现转型发展的一支重要杠杆。

  1月22日,湖南亮出了2013年“年报”——

  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为2.45万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突破2000亿元,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41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8372元。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错综复杂的情况下,这一份成绩单令人满意。

  近几年来,湖南在转型发展道路上苦苦求索,如今又担负起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探路的重任。为此,掌舵者更加沉着冷静,更加注重战略谋划,“四化两型”战略由此提出并付诸实施。

  具体来说,“四化两型”就是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

  “道相同则心相知,心相知则力相合”。7000多万湖南人凝心聚力,以“四化两型”支撑湖南经济转型发展。

  2013年,湖南工程装备工业发展风生水起——从2011年起至今连续3年进入全国十强。2013年全球工程机械50强榜上,湖南企业中联重科位列第六位。

  2013年,湖南成为投资热土——在湘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达到125家,与71家央企对接项目294个。通过发展,催生出三一、中联、中国南车等一批优势本土企业,成功实现跨国经营。

  2013年,湖南走上自主创新的道路——“长株潭自主创新现象”引来全国乃至世界的瞩目,炭/炭复合材料、超级杂交水稻、“天河”超级计算机、中低速磁悬浮列车等一批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让“湖南制造”开始向“湖南创造”嬗变。

  2013年,湖南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与成长空间——继长株潭、湘南、大湘西发展列入国家战略层面后,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也有望进入……

  2013年,湖南汽车工业迅速崛起——上海大众“落子”长沙。经过几年“核裂变”,湖南快速成长为中国第七大汽车产业基地,三湘大地聚集着广汽、北汽福田、吉利、上汽、比亚迪等品牌,汽车产业成为第三个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

  2013年,交通业发展空前——沪昆高铁和京广高铁在长沙南站成功对接,衡柳高铁直通北京,10余条铁路正在快速建设中。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5000公里,排名全国第四。

  2013年是湖南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关键一年。

  但“两型”如何实现?湖南明确了“四化”路径——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以“两型”引领“四化”,以“四化”带动“两型”。

  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守盛一语中的:“实施‘四化两型’战略,是湖南深化改革开放、增强长远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是缩小湖南与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实现后发赶超的必由之路。”

  守住“四条底线”,撬动经济转型发展

  底线原则告诉人们:一要面对事实;二要接受出现的最差情况;三是意识到一旦你处于底线的位置上,你唯一能做的事只有:向上!

  离开了四条底线,湖南就谈不上科学发展。这一逻辑关系,湖南省委省政府十分清楚。

  ——稳定粮食生产,确保耕地保有量不减少。这是湖南作为传统农业大省的命脉!

  ——节能减排。这是建设“两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保护湖南的青山绿水,提高森林覆盖率。这是湖南永续发展的基石!

  ——注重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改善环境质量。这是人民的心声和呼声!

  守住四条底线,是湖南实现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更是统筹兼顾各项工作的具体体现。

  粮食生产问题,是事关全局性的大问题。对于国家来说,“无粮不稳”;对于百姓来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湖广熟,天下足。”多年以来,湖南的稻米产量一直稳居全国前列,2013年产量继续超过600亿斤,约占全国总产量的6%,每年为国家贡献粮食100多亿斤。

  可形势不容乐观。近几年,全省耕地面积仍以2%左右的速度在递减。

  为此,湖南省委省政府采取多种措施,确保耕地保有量不突破这条底线。通过开展植树造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通过改进农业生产技术,培育新品种,改进耕种方式,提高粮食产量;通过提高农业产业化的技术与水平,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率、经济效率与社会效率,严守粮食生产的底线不动摇。

  对湖南来说,节能减排刻不容缓。

  湖南是一个能源先天不足的省份,经济发展的两大“血液”——油和气均为零。

  主要消费能源——煤炭的情形也不容乐观,人均可采储量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28.8%,人均保有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6。

  长期以来,湖南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工业特别是高能耗的重化工业的拉动。湖南工业耗能占全省能源消费总量的70%以上,高耗能企业能耗占全省工业能耗总量的90%。

  因此,近年来湖南能源供应经常出现瓶颈,电力、煤炭等频频拉响了红色警报。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科技创新是节能减排的必然选择。

  2013年,湖南大力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中的比重。在新建工业企业时,能耗标准必须作为审批、核准和备案的强制性门槛。采取强制措施,关停小火电,淘汰小水泥,整治小造纸,坚决淘汰年产5万吨以下化学制浆造纸企业和年产1万吨以下利用废纸造纸企业,坚决把过高的能源、资源消耗降下来。

  同时,湖南将“节能减排”指标纳入各地党政官员的年度考核内容,对节能减排的行政强制手段也越来越强硬。

  气象学上有种著名的“蝴蝶效应”理论:表面看来微小的事情,可能带来巨大的连锁效应。

  湖南自然生态也可能会出现这种效应。因为,近年来——

  大气污染物排放逐年增加,大气环境质量不高;

  洞庭湖泥沙淤积、水质污染、内涝频繁;

  母亲河——湘江在城市河段受到了工业污染源及城市生活污水的双重污染,下游重点河段尤为突出。

  为让老百姓呼吸清新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湖南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全力保护绿水青山,努力使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013年9月,保护和治理湘江被正式列为省政府“一号重点工程”。让湘江这条“母亲河”重现“郁郁葱葱、岸芷汀兰”美景的背后,彰显了政府治污的决心。

  为使生态优势成为经济优势,湖南各级党委政府更加注重对污染的治理,提高水资源、空气的质量;更加注意保护现有森林资源,确保森林覆盖率不减少;更加合理地制订生态规划,实现环保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发展。

  民生为先,民生为重,这是一个振聋发聩的时代强音。

  近几年,湖南在转变发展方式的过程中,响亮地提出,严守“改善民生”底线。对事关民生的工作决不松懈,对涉及民生的问题决不推诿,对落实民生的政策措施决不敷衍。

  2013年,湖南努力给低收入群体解困,扩大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险覆盖面,着力解决经济开发过程中土地征用、耕地保护、城市建设拆迁、环境保护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复转退军人、农民工等的就业服务工作,大力开展再就业援助,继续完善和推行廉租房制度……

  今年湖南省“两会”提出,围绕“两房两棚”建设、“两供”、“两治”等人民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集中力量办好15件实事。包括新建、改建农村公路8000公里,解决36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新增城镇就业75万人,新增公租房(含廉租房)15万套等。

  一系列改善民生措施的出台,温暖着人心,凝聚着民心。

  促进“三量齐升”,实现科学发展

  初步核算,2013年,湖南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为24501.7亿元,同比增长10.1%。

  不过,与经济发达地区还有较大差距。

  昔日“湖广”中的“广” ——

  2013年,广东成为我国首个地区生产总值过1万亿美元的省份。

  “湖南一车猪,换回广东一车小商品”,这曾是改革开放初期,湖南作为广东“跟跑者”的形象比喻。

  而历史上,“湖”始终在前,而“广”一直在后。

  在把握湖南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在全国改革版图中找准湖南的位置,省委省政府开始更深刻地思考……

  伴随一次次思想上的解放,伴随着一次次思想火花的碰撞,省委省政府形成了共识——

  湖南要想实现从“跟跑者”到探索“两型发展”排头兵角色转变,就必须“经济总量、人均量和运行质量的同步提升”(简称“三量齐升”)。

  但是,湖南经济总量、人均量和运行质量的现状却差强人意。

  从总量看,湖南省面临“前堵后追”的竞争局面。近六年,湖南省GDP总量排全国前十,一方面与前几位总量差距在拉大,另一方面追兵咄咄逼人。

  从均量看,湖南省经济发展主要指标的人均水平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2年全省人均GDP为33480元,低于全国4800多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246元、477元。

  从质量看,湖南省转方式调结构的任务还十分繁重。全省农业大而不强,传统产业尤其是重化工业比重较大,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快。

  实现中国梦,建设美丽富饶湖南,必须坚持“三量齐升”。2013年,湖南出台了一系列促“三量齐升”的措施。

  在发展速度上,湖南努力做大经济总量。一方面,一步步缩小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的差距。另一方面,以发展带动和扩大就业,直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在发展效益上,湖南大力提高人均指标。一方面,分步确定人均指标赶超全国水平的年度目标。另一方面,进一步量化城乡居民收入、就业率、住房、就医、就学、生态环境等关键性普惠指标。

  在发展质量上,湖南全力降低能耗物耗。一方面,以产业转型、科技进步、节能减排等提高投入产出比,提高经济社会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力求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和最小的环境占用促进经济发展。

  明确“一带一部”定位,提升区位优势

  “一带一部”就是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去年视察湖南时提出来的。这给湖南未来一个时期改革发展方向给予了全新的定位。

  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守盛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湖南独特区位优势日益彰显,有利于加速承接产业转移、加强区域合作、加快扩大开放,更多更好赢得“过渡带”和“结合部”的红利。

  省委副书记、省长杜家毫也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一带一部”的提出,将给湖南带来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相互叠加、产业转型升级、拓展市场等发展机遇。

  过渡带和结合部的区位优势,对湖南来说是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会。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2014年,湖南将充分挖掘和放大“一带一部”区位优势,积极参与泛珠区域、中部地区等区域经济合作,主动对接上海自贸区,对接国家“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对外开放战略,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

  随着“长三角”由长江往纵深发展,长沙作为京广高铁和沪昆高铁的交汇点,与经济发展的龙头北京、上海、广州经济链接优势日益凸显。

  “中国东部发达,西部比较困难,两头‘水位’不同。只要把两端一打通,‘水位’就会持平。”全国人大代表,中建五局有限公司董事长鲁贵卿认为“一带一部”,将给湖南战略发展带来新机遇。

  2014年,湖南省为更好地实施“一带一部”发展战略,将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万亿元以上。

  交通。争取建成通车高速公路400公里,新改建国省干线1500公里;实施洞庭湖航道升级工程,推进湘江土谷塘航电枢纽、湘江长沙综合枢纽等水运项目建设;加快沪昆客运专线湖南段、怀邵衡、黔张常等铁路项目建设;推进长沙机场飞行区东扩及支线机场改扩建,发展省内支线航空和国际航线。

  能源。新增新能源发电装机120万千瓦以上,推进西气东输三线湖南段建设,加快新一轮农网、主网输电网架及县城电网改造。

  城建。重点建设各市州城市供水、供气、污水垃圾治理、地下管网、公共交通和绿化、美化、净化等工程。

  信息。重点推进第四代移动通信、光纤宽带网络、局域传感网络和云计算网络等设施建设。

  水利。重点加强洞庭湖和“四水”流域综合治理,以及东江湖等水源工程建设。

  生态。继续抓好退耕还林和生态林建设,开展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

  民生。大力推进城乡安居工程和环境治理等项目建设。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加大普通商品房供给。

  展望湖南2014年,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

  只要走深化改革之路、创新驱动之路、绿色环保之路、人本发展之路,湖南必能后劲十足,后来居上。

  只要保持“改革者”的“敢为人先”,坚持用改革破除难题、激发活力、释放红利,坚持“改革者”的“坚忍不拔”,做到改革意识不松懈、改革劲头不减弱,湖南必能崛起赶超、富民强省。

  只要形成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湖南潜力将充分发挥,前景光明。

“四化两型”战略驱动湖南发展
责编:赵 珊    邮箱:hwbtravel@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