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中国人欢度马年春节之际,美联储退出QE(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国际社会,特别是对新兴市场国家产生的影响持续发酵:国际资本大量流出,本国货币持续贬值,国内宏观经济调控难度加大。中国作为新兴市场国家中的一员,将会受到什么冲击?人民币是否出现大幅贬值?春节假期刚过,本报记者就这些海内外读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采访了专家。
《中国有能力应对美退出QE冲击》一文发表在2月8日财经版头条。该文首先介绍了美国退出QE的最新情况,“近两个月来,美国经济继续温和复苏、就业持续改善的趋势没有改变,因此,QE削减继续;同时,通胀维持低位,所以QE削减也未加速。”并援引分析人士判断,“美联储将继续保持目前削减QE的速度,直到秋季左右完全停止该计划。”
其次,文章认为美国退出QE对中国的影响是利弊兼有,通过专家之口总结,“从这两个月来看,QE缩减对中国影响不大。”原因是“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经常账户和贸易收支是逆差,而中国是顺差;中国经济增速虽有所下降,但增长率仍高于很多国家,资本在中国能挣到钱,所以流出压力不大。”最后,文章指出,虽然目前QE退出对中国的影响还不明显,但未来面临的挑战不容忽视。同时,介绍了专家们提出的应对挑战的办法。
美国退出QE有一个重要影响就是美元升值,一些国家的货币贬值。进入2014年,很多新兴经济体国家遭遇货币贬值、股市下跌的重挫。有人担心,人民币是否也会步其后尘进入大幅贬值通道。2月10日,本报又在财经版发表了《人民币不会出现大幅贬值》一文,继续对QE退出的影响进行解读。
文章介绍了目前资金从新兴经济体外逃愈演愈烈的情况:年初至今,新兴市场股票基金资金流出规模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很多新兴市场国家货币汇率跌至创纪录低位。文章分析称,投资者逃离新兴市场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美联储退出QE政策继续推进,二是新兴市场经济增长不稳定,其货币是最脆弱的一环。
然而,在新兴市场货币一片“贬”声中,人民币却对美元升值。专家认为,中国经济稳定,贸易和国际收支保有大量顺差,外汇储备充足,不会像其他新兴市场国家一样,出现大规模资金外逃和货币大幅贬值的情况。
最后,文章明确指出,人民币没有贬值的理由。相反,因经常账户的顺差能弥补资本账户的逆差,未来人民币仍面临升值压力,只是升幅收窄,有升有跌双向波动将成为新常态。
《中国有能力应对美退出QE冲击》和《人民币不会出现大幅贬值》两篇文章见报后,反响强烈,人民、新华、新浪、搜狐、凤凰等大型网站近百家转载。网友评论说,党报答疑解惑,坚定了我们对中国经济的信心。也有网友表示,只有练好内功,让自己国家强大,才能抵御外界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