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盐田区沙头角的中英街,是深圳特有的一道风景线。
一个多世纪以来,这条长不到250米、宽不到4米的小街,不仅承载了中国近代历史的悲欢,也见证了深圳特区的发展变迁。
“特区中的特区”
中英街原名“鸬鹚径”,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期发展成为繁荣的东和墟。1898年,英国政府和清政府签订了《中英拓展香港界址专条》,以这条小街为界将沙头镇一分为二,街的一侧属于中国,另一侧则属于英国殖民下的香港。虽然只有几块界碑,中英街却在随后的一个世纪里,分隔着世界上两大政治阵营。就如德国的柏林墙、朝鲜的三八线、越南的贤良桥一样,中英街被认为是20世纪世界上4条最著名的分界线之一。而现在,一边是保持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的香港,一边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深圳,中英街就像一条纽带把深港两地紧紧连接在一起。
改革开放以来,中英街一直见证着深圳的城市发展。上世纪80年代以前,深圳还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边陲小镇,而中英街所在的沙头角只有商贸公司出口商品供应香港人,偶尔有一些出口转内销,商品流通很少。建立特区后,深圳的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迅速增长,中英街也因此迎来了商业兴旺发达的春天。由于拥有毗邻香港的特殊位置和免税街的独特优势,街上琳琅满目的百货和实惠的价格,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成千上万的游客,就连购物、付款、开票都要排队。在最鼎盛的上世纪80年代,中英街店铺林立,逾300多间。金银首饰为当时销售的热点,金铺从最初的3家发展到47家,短短的小街上一天曾经挤进五六万人次的游客,成了“特区中的特区”。据中英街历史博物馆提供的资料显示,仅1988年5月到10月,中英街黄金饰品的销售量就达到5吨,金额6.5亿港元。中英街的繁荣兴旺,也有力地带动了沙头角乃至整个深圳东部经济的发展。
然而,自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起,随着香港回归、CEPA(《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实施、港澳自由行,港货遍地可见,国内商品日益丰富,中英街的商贸业便逐渐衰落了。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后,其贸易量明显下降,失去了昔日的辉煌。
既要商业也要文化
风光不再的中英街又该走向何方?当时流行三种说法,即商业说、文保说和文化旅游说。有关规划则认为,“一街两制”是中英街的文脉主线,也是它未来较长时间内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所在。然而,在发展文化旅游业的同时,其商业特色也不能丢弃,要让两者并行发展,相得益彰。于是,当地提出了“一国两制历史景区和名优特小商品集散地”的街区发展定位。
2004年,以“发掘中英街文化内涵,体现中英街历史地位,重塑中英街的城市形象,恢复中英街商业和旅游活力”为总体目标的中英街修复改造工程正式启动;2008年,深圳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巩固加强中英街商贸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推动中英街商贸体制改革;2010年以来,盐田区政府又推进中英街商贸体制改革,包括建设大型购物商场、翻新临街商铺、引进国际化物业管理等,进一步提升了中英街的商业价值和旅游价值。如今,这里不仅有万宝龙、登喜路、都彭、Burberry、Mag Tay Lor、Love Pupa、Calvin Klein等国际一线名牌品牌特卖,而且名表、时装、珠宝、皮带、箱包等各色用品种类齐全。
历史文化的体验场
漫步其间,如今的中英街恬静悠闲,清新怡人,处处散发着独特的岭南文化特色,饱含着浓郁的历史气息:灰砖青瓦的客家骑楼,古铜色的仿古木窗,青砖的墙面,传统的石雕牌坊,古榕树下深港居民共饮了300多年的古井,以及中英街历史博物馆、警世钟和历史主题场景雕塑等,述说着这条小街的百年故事。骑楼走廊悬挂着中英街不同历史时期的史料照片,就像一条时光隧道,引领着人们回到它的当年。
2012年6月,中英街以其“一街两制”的历史背景和独特的人文景观,被评为第四届10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之一,是当年广东省唯一入选的街区。作为海洋文明的典型代表,2013年11月12日,中英街在第七届海洋文化论坛上入围深圳十大海洋文化历史地标之一。
今天的中英街,已经完成了它的自我颠覆,实现了从单一购物向文化体验的模式转化,成为了一座人们探幽怀古的理想的风情小镇。如今,人们来到中英街,更多的是为了一种对历史文化的体验。一位来这里游玩的内地游客感慨地说到:“中英街那些年实在太出名了,无论怎样都要来这看看!”中英街的这种神秘感和迷人魅力,正是源于它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近年来,中英街社区广泛开展各种群众喜闻乐见、不分籍界的文化活动,如百叟宴、大巡游以及“中英街3·18警示日”活动等,总是吸引了深港两地居民的热情参加。“沙头角鱼灯舞”、天后宫分别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形成了深港文化相结合、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的独特文化品牌。今天的中英街,成为了深港居民的文化乐园,架起了一座深港文化交流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