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1月23日 星期四

华媒人讲述——

春节的故事

本报记者 高 炳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1月23日   第 08 版)

  新加坡民众争看农历新年亮灯活动。
  新加坡联合早报

  “在澳大利亚,春节正处于盛夏,若称之为Spring Festival(春节)显得有点儿奇怪,所以人们更愿意将它称为Chinese New Year(中国新年)。华人自然更乐意接受这样的称呼,它显得格外亲切。”在谈起当地华人欢度春节时,本报澳大利亚新西兰代理处施岩如是说。作为中华文化中最重要的节日,春节跟随5000多万华侨华人走进世界各个角落。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拥抱世界各地的特色元素,谱写出一首首文化交融的乐曲。临近春节,本报记者邀请来自澳大利亚、美国、日本、希腊、菲律宾等国的华媒从业者,讲述各地华人欢度春节的故事。

  各地贺春异彩纷呈

  在日本,具有140年历史的横滨中华街年味甚浓,其春节盛况最值得一提。日本新华侨通讯社记者王鹏介绍说,很多居住在日本各地的华侨华人都会携家带口,来横滨中华街共庆新春。除夕下午,大型舞狮队从街头舞到巷尾,每家店铺都在门前装饰大型的红包,祈求来年生意兴隆。从大年初一开始,民间艺人杂耍、唱戏、扭秧歌,好不热闹。到了元宵节,妈祖庙会挂满大小灯笼,通宵不灭。

  说起华人过春节,《菲律宾华报》总经理王景乐表示“一年比一年热闹”。菲律宾华人以福建人为主,所以当地春节颇具闽南特色。华人家家户户准备甜粿、发粿、菜头粿以及丰盛的菜肴,长辈给晚辈发红包。子时钟声一响,人们扶老携幼,穿着大红衣服,到寺庙上香,祈求平安。

  本报美国代理处方旭介绍,春节前几天,美国各大城市的唐人街街头就开始张灯结彩,华人商铺纷纷贴上春联和倒贴的“福”字。来自中国大江南北的华裔都坚持依照家乡过年习俗,包饺子、炒年糕、吃团圆饭,其乐融融。唐人街中餐馆高朋满座,如果不早早提前订位,许多餐厅都一位难求。

  华文媒体增添喜庆

  春节期间,各国华媒从业者也别出心裁,通常会推出春节特刊,增添节日的喜庆。希腊《中希时报》总编汪鹏介绍说,作为巴尔干半岛地区为数不多的华媒之一,《中希时报》每年都会适时制作春节特刊,邀请雅典市长以及中国驻希腊大使分别代表中希官方撰写新春贺辞,为当地华人送上祝福及寄语。同时,也会在春节特刊中报道中希民间友好组织等团体举办的贺年活动。

  在澳大利亚,华文媒体“最能渲染春节气氛”。施岩告诉记者,大部分澳大利亚华文报纸都会出春节专刊,整版套红刊登各个社团、商家的春节贺词,虽说语句老套,但广告费照收不误。记者们忙于采访政坛要员、侨界领袖们;大篇幅的春节花絮报道,更是老记者的拿手好戏。

  王鹏介绍说,日本没有春节假期,但日本新华侨报社通常会让员工们提前下班。日本华媒通常会组织中国留学生举办联欢活动,也会邀请侨界及日本各界人士举办新春茶话会,加强交流,增进友谊,共同策划来年的友好活动。

  中华文化世界传播

  随着中国国力的稳步提升以及海外华侨华人的共同努力,春节受到各国主流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美国,总统通常会在春节到来之前向欢庆中国农历新年的人们致以最热情的祝福。许多大城市的官员也会到唐人街参加各种庆祝活动,向华裔拜年。在纽约曼哈顿唐人街和皇后区法拉盛,一年一度的庆新春花车大游行吸引各个族裔的朋友一起前来庆祝。

  回忆起七八十年代的菲律宾,王景乐感叹“那时华人过春节比较寂寞”,华文学校一般都照常上学,只有在唐人街和寺庙里才能感受点春节的气息。如今,菲政府已宣布春节为法定假日,越来越多的菲律宾人也喜欢吃顿中国菜,买些年糕和吉祥物回家,期盼新年好运。也有当地人学着向华人拜年说:Kung Hei Fat Choy(恭喜发财)。

  施岩介绍说,春节期间,舞龙舞狮团的年轻舞手们套在龙头狮身里,见不到真身。可当他们脱下装束,难免让人大吃一惊,因为差不多一半都是白人小伙子。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几乎所有当地的族群都会沉浸在欢快的节日气氛中。春节早已不是专属于华人的节日,而成为整个多元文化社会的共同佳节。

大拜年!
春节的故事
责编:王丕屹 邮箱:wangpiyi517@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