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1月23日 星期四

当我们过年,我们过什么

正楷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1月23日   第 05 版)

  一进腊月,年就近了。今天腊月二十三是小年。还有一周就是大年,全球华人一年一度“文化DNA显灵”的日子。

  什么是“年”?简单又复杂,抽象又具体。

  季羡林曾在散文《年》里说:“年,像淡烟,又像远山的晴岚。”他问“但是究竟什么是年呢?”在冯骥才看来,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大的“非遗”,“过年的这一天意味着故乡、热土、父母、家园、血缘、根脉。”

  那,当我们“过年”,我们“过”什么?

  过去3年,在兔的欢快,龙的腾飞,蛇的蜿蜒中,《人民日报海外版》用“春节特刊”,尝试给出答案——我们过的是传统,过的是时尚,过的还是全球化……

  春节是传统的、古老的,这正是海外版2011年兔年“春节特刊”的主题。“记忆”、“游乐”、“牵挂”、“年货”、“团圆”、“亲缘”、“同庆”、“符号”、“万象”、“拜年”,10期40个版,淋漓尽致展示古老春节的方方面面,读者称赞“极有收藏价值”。

  春节也是现代的、时尚的,这是海外版2012年龙年“春节特刊”的主题。

  春节不仅是中国的,还是世界的,这是海外版2013年蛇年“春节特刊”的主题——春节已走向全球,连“洋气的米老鼠也穿上蛇年唐装”。

  癸巳蛇年即将过去,甲午马年正向我们走来。今天起,本报再度推出“春节特刊”,与读者一起谈谈马文化,聊聊春节消费,与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一起分享过年的喜悦。下周一,本报编辑部还将邀请侨办、侨联、孔子学院等单位一起,畅叙马年新梦想。

  “正月朔,岁首立春,四时之始”。繁忙了一年的亿万国人,踏上千万条不同的路径,重返各自的精神家园。人的心灵有鼻子,哪里有年味,它奔向哪里。

  年味可能轻松,也可能需要技术。“有次春节前下乡,遇到一对老两口过年猪都杀不死,我就帮忙杀猪。”4年前,四川省达州市庙坝镇时任党委书记,谈到一件小事,寥寥几句,却年味四起。

  年味可以甜蜜,也可以忧伤。就在今年,城镇化走上快车道,被高速发展镀上颜色的乡土,会否依旧让人“记得住乡愁”,留得住念想——大树、老屋、池塘、溪流?

  紧跟着年味的,是春天。春天是做梦的季节,万物即将复苏,人们会有新一年的梦想。我们过年,既寻找传统追随年味,更为梦想充电。而整个中国,则在为“中国梦”充电。

马年的中国奔向世界
当我们过年,我们过什么
马的故事
责编:潘旭涛 邮箱:hwbj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