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四方联合工作组第一次会议刚刚在昆明举行不久,由云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与孟加拉和平与安全研究所共同举办的主题为“加强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背景下如何推动滇孟务实合作”滇孟第三次对话会议又紧锣密鼓地在近日召开。
滇孟对话早在2004年就已经开展,从2009年形成机制,到现在已经是第三届。云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兴明表示,双方通过这一对话机制,在众多双边和多边事务中寻求并达成共识,与孟中印缅(BCIM)合作论坛等机制形成互补,将为推进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及滇孟合作发挥出积极的影响力和促进作用。
经济走廊 南线方案引关注
在此次对话中,互联互通依然是双方的首要议题。“我们对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初步定义是:以交通干线或综合运输通道为发展主轴,以昆明、曼德勒(缅甸)、达卡(孟加拉国)、加尔各答(印度)4个经济城市为主要节点,连接覆盖中国云南省及西南地区、缅甸、孟加拉国和印度西孟加拉邦及东部、东北部相关地区,以实现促进次区域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国际区域经济带,其中,互联互通是重要基础。”云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巡视员杨烨如是说。
目前4国达成的初步共识是以中线作为经济走廊的交通主轴,不过孟加拉国代表会上展示的南线方案也引起了与会代表们的兴趣。孟加拉国政府研究所研究员沙赫杜尔提出,如果道路从曼德勒直接南下,到达缅甸皎漂港后沿印度洋海岸线北上孟加拉国的科克斯巴扎尔和吉大港再连接至印度的加尔各答,不仅是中国直达印度洋距离最短的通道,也有利于发挥多个印度洋港口的综合优势。
产业对接 小项目合作更可行
互联互通的最终目的是如何实现区域内产业对接和互补。对话会上,专家学者们围绕如何推动滇孟产业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产业对接成为彼此关注的焦点。
“产业对接不是盲目寻找,对话会实际上是促成了滇孟学术界研究先行,在理论上先探寻合作的领域、渠道,为企业实现产业对接做好铺垫。”云南省政府研究室产业处处长聂元飞表示。“孟加拉国药品的生产和出口方面已经建立了自己的优势,但在保健和服务方面由于基础条件落后反而有很大的空间。”针对医药领域的合作前景,作为企业高层人士的鲁米赛义夫拉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云南省外办国际区域合作办公室主任金诚提出,孟加拉国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云南蕴藏水电资源,双方能源开发潜力巨大。鲁米赛义夫拉对此做出积极回应:“投资新建传统发电站可能不是最好的投资选择,如果云南在太阳能发电方面有优势,15-20兆瓦的小型化、低成本发电站建设应该是值得关注的。虽然云南企业在孟加拉国还没有投资项目,但从进入市场的角度来看,从小项目开展合作应该更可行。”
区域合作 旅游先行破瓶颈
云南省社科院院长任佳表示,“经济走廊建设的目标是向着次区域经济的融合和一体化方向迈进,通过不断的交流沟通,我们可以看到4国间有着众多互补、合作领域,但还需要从这些领域中寻找到一个更具可操作性、更易于达成的突破口。”
“旅游应该可以成为引导产业对接的先行产业。” 聂元飞认为,“这是相互了解认识最直接和便捷的渠道。”作为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先导领域,旅游业的合作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的重视。云南省政府研究室对外开放处处长吴从虎提出,应共同加快推动孟加拉国在昆明设立领事机构,构筑旅游合作重要平台,建立符合区域旅游特点和要求的合作机制;共同制定区域性旅游发展规划,利用区域内现有的航空网络,推动建立“孟中印缅次区域旅游圈”和“中国—南亚国际旅游圈”,并加快促进各国旅游交通网络相互对接,建立区域性旅游人才培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