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1月20日 星期一

六个项目新入冬奥会 女子跳台滑雪受青睐

巾帼筑梦冰雪极限

杨乔栋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1月20日   第 08 版)

  中国女子跳台滑雪选手崔琳琳

  2014年索契冬奥会已进入最后的倒计时。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集中在了各个代表团的备战状态和比赛项目的夺金点上。这是竞技体育的魅力使然,也是人们对赛事满心期待的一种表现。然而,与这些“老生常谈”的话题相比,6个将在本届索契冬奥上首次亮相的项目倒有些“喧宾夺主”的意味。

  众所周知,国际奥委会已于2011年在伦敦召开的执委会大会上宣布,女子跳台滑雪、冬季两项混合接力、花样滑冰团体、雪橇接力以及男、女U型槽双板滑雪6个项目将进入到2014年索契冬奥会项目的大名单中。这不仅意味着冬奥会项目设置进一步多元化,同时预示着包括跳台滑雪、U型槽滑雪等在内的一些时尚刺激的项目开始逐渐得到冬奥会的“青睐”……

  一场官司惹了“祸”

  2009年——温哥华冬奥会举办的前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官司给即将举办的冬奥会做了一次“非常到位”的宣传。来自北美以及欧洲国家的15名跳台滑雪女运动员向加拿大一家法院起诉,以“涉嫌违反加拿大人权法”、“性别歧视”为由将温哥华冬奥会组委会告上了法庭。

  原告就温哥华冬奥会未设置女子跳台滑雪比赛向法院提出强烈抗议,要求法院依法作出如下判决:或加入女子跳台滑雪比赛;或取消男子跳台滑雪比赛;再或者将男子跳台滑雪比赛移至加拿大以外的地方进行。

  拿鸡蛋和石头碰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法院最终以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即“冬奥会的项目设置是由国际奥委会设置,而非温哥华奥组委权力范围之内所能决定”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结束了这场沸沸扬扬的“闹剧”。但同时也为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埋下了伏笔。

  一项决议喜通过

  在这场莫名其妙的官司中吃了哑巴亏的温哥华奥组委显然处在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因为,冬奥会的项目设置确实不是东道国组委会“分内”的事,但自己成了被告,毕竟不光彩。于是,他们借此事向国际奥委会“喊冤”:希望国际奥委会能够在2014年的冬奥会中设置女子跳台滑雪项目

  当时的国际奥委会正在全身心忙碌温哥华冬奥会,实在“无暇顾及”此事。然而,这场出乎意料的官司确实给了国际奥委会一记“重重的耳光”。

  于是,国际奥委会便在2011年对外宣布将在2014年冬奥会上新增6个项目,女子跳台滑雪首当其冲。用前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的话说,“这些都是精彩刺激、极具观赏性的比赛项目,是对冬奥会很好的补充,增加了冬奥会的吸引力,同时增加了女性参与的机会。我期待着在2014年的索契冬奥会欣赏选手们在这些项目上的比拼。”

  一条标准需把握

  不可否认,罗格的话确实道出了近年来国际奥委会在增加奥运项目上的一条重要标准,即在充分尊重男女平等的前提下,争取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其中,从而更好地促进该运动项目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

  通过对比不难发现,在新增的6个项目中,各个项目之间的特色和差别也是十分明显的。既有较为普遍的大众项目,也有与极限运动结合比较紧密的冰雪极限项目。就女子跳台滑雪而言,这项过去只属于“纯爷们儿”的运动项目,随着欧洲各国女子跳台滑雪热的兴起和发展,最终达到“任何一个比赛项目只有列入两届世锦赛之后才有资格申请进入奥运会”的硬性规定,如愿“入住”冬奥。

  不过,外界对于国际奥委会的这条项目引进标准似乎并不“买账”。有人认为,单从项目的发展角度出发考虑项目的引进有违奥运人文精神。换言之,即使女子跳台滑雪再受欢迎,其危险性仍不容忽视,并非十分适合女性。但是,增加新项目、扩充赛事容量,在奥运会、冬奥会的发展道路上确实起着吸引眼球的作用。

  一项纪录待打破

  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的女子跳台滑雪发展相对较晚。我国第一支女子跳台滑雪队也是2008年为备战来年在哈尔滨举行的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而成立的。当时无论是从组队、训练还是比赛等环节,整个状态都比较“仓促”。尽管如此,刚成立不久的中国女子跳台滑雪队还是在当年的大冬会上取得了一枚宝贵的铜牌,为中国女子跳台滑雪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此次女子跳台滑雪项目进入冬奥会,也着实为中国女子跳台滑雪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以马彤、纪程、李雪尧、刘奇等一批队员为核心的队伍,可以借此机会在奥运会上一展风采。这样的经历不仅对他们自身的训练和比赛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可以为中国女子跳台滑雪的发展积累宝贵经验。

  截至目前,中国女子跳台滑雪队所取得的荣誉莫过于团体在2009年哈尔滨大冬会上获得的铜牌以及马彤在2012年的土耳其跳台滑雪世界青年锦标赛上取得的第10名。而伴随着索契冬奥会的临近,或许距离打破这项纪录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巾帼筑梦冰雪极限
伤不起!王濛无缘冬奥
王永海:青海湖畔的独腿骑行人
李妮娜向索契冲击
责编:朱凯 邮箱:beijing2008@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