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1月20日 星期一

“侨”味话剧呼之欲出

本报记者 聂传清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1月20日   第 06 版)

  1月15日,随着写意话剧《中国梦》演出计划的签约仪式在北京顺利地举行,一部有着浓郁侨味儿的话剧不久将展示在首都观众眼前。

  浓郁的侨味儿

  “这部话剧的演出由北京市朝阳区侨联、朝阳海外学人中心和叶青大厦党委共同发起,叶青大厦侨联和上海戏剧学院主办。这部话剧之所以得到多家单位的热推,有它自己的特点所在:浓郁的侨味儿,写意式的表达,中国梦的现实意义。”北京朝阳区侨联党组书记、主席曾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它能通过‘美国梦’与‘中国梦’的对比,引起众多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共鸣,让他们深切地感受到自己心中的‘中国梦’。”

  《中国梦》包含了两个人的梦:中国演员明明移民美国以后放弃了艺术经营餐馆挣钱,天天思念祖国,这才意识到她心底里的梦其实是中国梦;她的男友美国律师约翰本是研究庄子的博士,因难找工作而放弃专业学法律,但一直还是做着他的中国梦。约翰劝明明放弃餐馆,要支持她继续从事中国艺术追梦;明明却劝约翰别当律师了,要支持他去向全世界更好地介绍、宣传中国梦。

  这个戏仅有两个演员,是一组“戏中戏”:约翰组织了一批观众来到一个小剧场,配合明明演绎出一系列的梦境,希望以此证明她的艺术才能完全可以走向世界;这个演绎的过程展示出各式各样的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但是,中国梦把他俩连在了一起。

  写意式的表达

  该剧由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孙惠柱和旅居美国的华东师范大学博导、纽约华美协进社孔子学院中方院长费春放编剧,年逾八旬的黄佐临携陈体江、胡雪桦导演,曾于1987年7月1日由上海人民艺术剧院演出。

  这是孙惠柱、费春放旅美后写的第一个英文剧本,译成中文后,由黄佐临执导为“八场写意戏剧”在上海首演。纽约的英文首演是1987年10月1日,在一个外百老汇的小剧场。

  这个原来为英语观众所写的戏在国内的反响大大超过了美国,观众、专家和媒体几乎一致地给予很高的评价。黄老呼吁了20多年的“写意戏剧观”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戏剧观,至此终于出现了一个实符其名的作品。因此,这个讲一位旅美女演员经历的两个人的小戏竟然成了1987年上海剧坛最大的话题。

  认识欣赏“中国梦”

  北京叶氏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叶青大厦党委书记秦剑锋说:“现在计划2014年4月在北京再次上演此剧,将能够充分配合习总书记的‘中国梦’理想,更为恰当地把今天的中国梦放在世界的背景中来展示,让中国人更加明确地看到中国梦的现实可能性,让更多的外国人像剧中的约翰那样来认识、欣赏中国梦。”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幸福之梦,是最能激起广大侨胞强烈共鸣和爱国情怀的精神旗帜。实现‘中国梦’,是侨联组织凝聚侨心侨力的时代主题和历史使命。”曾旭说,这部话剧的推出,就是响应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的号召和落实全国第九次侨代会提出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拓展海外联络、服务新侨”的要求而进行的,目的在于紧抓侨胞的精神诉求,充分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人才资源,积极引进和用好海外人才。

  北京市朝阳区侨联目前正在开展以“侨海报国、同心圆梦”为主题的宣传活动,这部话剧的出现,是这次宣传活动主题的体现,因而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尤其是侨界的关心和支持。

  据介绍,该剧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筹备,目前,该剧的策划、统筹、外联工作已经全面铺开,剧本已完成改编,编演工作也在有序进行。

海外华人“代购”藏隐忧
新侨:“三角互动”特点明显
商城经济成为欧洲华人经济主体
和为贵
“红色服务站”为侨解难题
许愿灯
“侨”味话剧呼之欲出
责编:聂传清 邮箱:cq_nie04@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