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1月16日 星期四

翠微峰寻“红”访“古”

王必胜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1月16日   第 08 版)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1000多年前,大诗人李白这句名诗是在终南山中与朋友同游的路上,饱享田园风光后写下的。而今,我来到了真正名为翠微峰的一座山头。

  翠微山位于江西宁都县,离县城五六公里,可当作小城休闲的一座生态后院。宁都是赣州面积最大的一个县份,其名头岂可了得,当年红色革命最早的中央苏区在这里。80多年前发生在这块土地上的革命故事俯拾皆是,浴血烽火,红旗猎猎,书写了无数动人的诗篇,著名的宁都会议和宁都起义,曾是影响中国革命的重要事件。当年一、二、三次反围剿的指挥中心和主战场就在这里,气派的“反围剿纪念园”正在作最后的修缮与布置。

  所以,这里的山水是有着历史和声名的。是啊,回望前辈们走过的路,翠微红黄,杂然相偕,一片苍茫,一簇锦绣,不禁感慨万千。落红不是无情物。这红色岁月、红色文化,曾哺育和浸染了这方绿色的天地,为中国历史书写了可歌可泣的篇章。莽莽苍苍,云卷云舒,历史大道,风云际会,这一切汇入过往,也汇入眼前的苍翠之中。

  宁都属丘陵地貌,其山系为罗霄、武夷一脉。翠微山景区与周边的锦绣峰,连成了九山十八峰,素有“纵横前后皆是景”之说。来到翠微主峰下,你会在“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的清幽中,在山石奇瑰、古树参天的气势中,想象着眼前诸多形貌各异的山石与峰岭的有关故事。当然,你会感叹这大自然鬼斧神工,你会被这金精山、青龙岩、龟岭脑、锦秀谷、凌霄台等丹霞地貌的奇特景观折服。主峰下的金精洞深邃幽长,曾是道家的一个福地,而上世纪50年代一部反映新中国成立前山地剿匪战的电影《翠冈红旗》就是在山中拍摄的。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方山水风景独具,幽静森然,又有人文历史的映衬,因而为世人瞩目。自五代以来文事兴盛,就有“文乡诗国”的美誉。汤显祖、文天祥等踏访其间,留有诗章。后来清初那批学子一场“占山为学”的故事,更让这方山水有了奇妙的人文风骨。

  翠微峰高约百十米,平地突起,独峰巍峨,只有东南侧壁立而上的一条路可达顶端。300多年前,清统治者南下,社会混乱,这块山地上的文人学子性情倔强,不仕清廷,不合俗流,以魏禧为首,计有其胞兄弟魏祥、魏礼以及李腾蛟、邱维屏、曾灿、彭任和南昌的彭士望、林时益众人,遁入深山。其中多有狷介之士,不见容于时俗,其文章或言论,或讥讽时世,或抒写胸中块垒。因志同道合,在魏氏三兄弟的率领下,9位士子登上翠微峰顶,闲居荒野,研习易经,读史传道,开办学堂,为名重一时的“易堂九子”。

  想象着那样一个时辰,寒风凋零了这块翠绿的山峦,而在高天旷野、一柱峰巅之上,有琅琅书声飘散在大化八荒,何等的潇洒清脱!他们沉醉于清风明月,布衣黄卷,听山风松涛,辨析时事,臧否人物。九子们多是诗文高手,他们研究历史,酷爱《易经》,于是取山名为“易堂”。其带头者魏禧,博学强记,个性倔直,一生研习史学,留下了《左传经世》10卷、《魏叔子文集》22卷、《魏叔子诗集》8卷,而一篇《大铁椎传》曾入选当代语文教材,影响较大。另一位李腾蛟年龄最长,文名甚重,曾是明末廪生,著有《半庐诗文集》、《易堂三处士稿》,其名列入《清史稿·文苑传》。

  幸而在这峰顶上有一块篮球场大小的平地,石壁渗有清泉细流,天地仁义,自然造化,有了地又有了水,这些潜心于学的书生们,少了生活之虞。他们开荒而食,结庐而居,招募学子逾百人。兴馆讲学,阐述史学,从易经儒学中阐发人生事理,一时间,易堂学风渐成气候。饮朝露而餐风雨,孜孜于史书研习,高标孤傲的士子们,继承了书院学堂因人施教的风格,而又以这独特的地形之势,把学问做到了天地之间。不合时流的侠义之风,兴学传业的豪放之气,这“易堂九子”的声名成为宁都文化的一张独特名片。

  向晚时分,攀登翠微峰的大门已闭,只能在暮色苍茫中远眺。阵阵山风,暮霭岚气,眼前一片迷蒙,而巍峨直立的翠微峰,恰是一个硕大的纪念碑,不着一字,记载了先辈学人们的业迹。从一份资料上看到,那些易堂主人们,胝手胼足,建造了颇具规模的易堂、勺庭、吾庐,十数间房舍的学堂遗址至今依稀可辨。而今,斯人已去,物非人散,易堂九子的遗风,他们创设的学问之道,留下佳话,为人称颂。行走在翠微山道,听这奇特的文人故事,遥想当年学人们的理想追求和生存之道,我们的怀想和感动是多么的沉重。

中国游客爱看博物馆(文明出境游)
民间资本成旅游投资主力
走进潮州淡浮院
翠微峰寻“红”访“古”
责编:尹婕 邮箱:travelweds@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