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1月15日 星期三

一滴水汇入大海(评论)

张稚丹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1月15日   第 05 版)

  图为聂荣臻剧照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是中国近30年发展出的一种特有的艺术样式与类型,不仅中国过去没有,世界其他国家也没有。

  它有两个关键词:重大革命历史事件、重要人物(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上世纪90年代被扩展到政治局常委一级)。多年来,它承担着主流意识形态的建构、国家形象的塑造等文化责任,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征。但成熟的同时,也出现了程式化的倾向,相同的历史事件,相同的表现方式(如喊口号游行的学生),缺乏新的认识和视角;在人物形象塑造上高大全,戏剧性弱、缺少魅力,众领袖动不动就哈哈大笑,使年轻一代产生排斥心理,影响了这类主流影视的价值和作用。

  刚刚看过的电视连续剧《聂荣臻》,却带来一次奇特的观看体验,很多时刻,你会因情感冲击而流泪,情绪被清洗得纯净。  

  人物传记片很容易漂浮在历史背景和真实生活质地之上。因为篇幅有限,而伟大人物的人生内容往往很多,描述人物就难以兼顾对时代背景的描摹。《聂荣臻》详略得当,着力描写了聂荣臻红军、主政晋察冀根据地和主持两弹一星三个辉煌时期,尽力准确描绘当时的氛围,用色彩鲜明的人物群像和全新细节铺垫厚重的历史质地,塑造了一个务实沉稳、充满人情人性的革命者,仿佛一滴水汇入大海般走进革命,让读者带着感情重新领略中国革命史的宏大与悲壮。

  初看有些隔膜抵触,甚至拿今天的观念代入:不好好读书,参与烧日货,对吗?就像前不久烧掉中国人购买的日本牌子汽车。跟不富裕的爹妈要300大洋出国,这和现在不懂得父母辛苦的孩子有区别吗?但看到年少倔强的聂荣臻向沉默寡言又深信他的父亲直挺挺跪下,忽然体会到这种纯中国传统礼仪中饱含的强烈情感内核。

  之后是在法国受到的歧视,表面文明之下的凌辱,作为一个黄皮肤的中国人,忍不住感同身受,理解到当年赴法勤工俭学的革命前辈是何等的辛酸不易,聂荣臻的形象变得鲜活,被观众接受。

  在一系列革命历史事件中,聂荣臻始终被放置在矛盾纠葛之中,和党在铁血中一起成长。他秉承务实的态度,和李立三激烈争执,希望减少同志的牺牲;广州起义,苏联顾问认为不坚持到底就是缺乏革命意志,遍地尸身枕藉,都是永远站不起来的同志。他支持叶挺承担起义失败的责任下令撤退,保存有限的革命力量。革命,也在这一次次的失败中寻找正确的道路。

  你会无数次被人民所感动:态度生硬的黄秀文背起重病的周恩来冲进暴雨去就医;交通员的儿子似乎很敌视给他们家带来危险的聂荣臻,但也是他,打着伞在天台守夜;交通员夫妇面对即将冲进来的敌人,饮药自尽;将日本遗孤送还日军的农民拒绝了金钱:“我想要不打仗,你给得了吗?”我们有多么好的人民啊,又是多少人的默默牺牲才成就了革命的成功和伟大人物的业绩!

  毋庸讳言,这部剧也有瑕疵,比如领导人宣誓、众领导在黄土高原远眺等场景仍带有脸谱化和程式化,和剧中亲切自然的生活化风格不和谐,而饰演毛泽东和周恩来的演员眼神都有些恍惚。

  聂荣臻的经历是丰富的(法国留学、苏联军事训练、黄埔军校任职),又是单一的,自从参加红军他就再也没有离开。主演林永健经历了聂力(聂荣臻女儿)从怀疑到满意的过程,因为他走进人物内心,演绎出聂荣臻的人格魅力——对信仰忠诚、实事求是,既是元帅,又是忠厚长者,征服了观众。据制片人孙毅安透露,《聂荣臻》第一天播出居全国卫视第四,第二天第三,第三天是第二,最后一周是同期收视率第一,央视的收视率是全国排名第一,可见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还是大有可为的。

主持人规范用语:必须的(聚焦)
《老男孩》变身大电影
“筷子兄弟”纽约寻梦(观影)
一滴水汇入大海(评论)
责编:宋冰 邮箱:cutesongbing@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