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1月14日 星期二

衢州为什么这样美(旅游漫笔)

黄亚洲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1月14日   第 08 版)

  图片来源:百度

  我不敢说衢州的山水是浙江最美的山水,尽管烂柯山的那盘棋局如此神秘感人、江郎山的那群峰峦这般鬼斧神工、钱江源的那道清流这等晶莹沁人;但浙西这块翡翠般的土地上,这些年大量涌现“最美衢州人”,却是不争的事实。

  我曾因出版社之邀,编辑过反映杭州“最美司机吴斌”的一部诗集,所以我首先关注了衢州的那位“最美司机”。这位44岁的衢州司机毛志浩在挡风玻璃被前方车祸撞倒的路灯杆击穿,自己惨遭脾脏破碎的情况下,不仅在巨大的痛苦中坚持停稳公交车,保住了车上26位乘客,还坚持下车参与救援对向车道车祸中的伤者,这等勇举的背后,是何等巨大的精神力量在给予支撑!

  小学六年级的孩子翁进城哭泣着向3位“最美教师”连磕3个头的一幕也让我鼻子发酸:“如果没有陈霞、姜文、江忠红3位老师的帮助,我和妈妈、弟弟就去了另一个世界,我的爸爸也将因此坠入痛苦的深渊,我一定要努力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3位教师的感人事迹,是千方百计把翁家母子从煤气中毒的昏迷中解救出来,她们自认为平常,连连说这是教师的天职,我却怎么也觉得不平常。

  至于在水中力救与自己素不相识的少年而牺牲的“最美爷爷占祖亿”、在高速公路中果敢扑向泄漏事故现场的被公安部批准为烈士的“最美战士吴奇龙”、及时救助危难路人而不事张扬的“最美护士林小娟”、3次冲入火海救出两名百姓而相继负伤的“最美警察高剑平、姜方林”,这些与衢州的壮丽山川并肩耸立的壮丽风景,在仙人对弈的“烂柯棋局”中,有没有占据着永恒的意义?

  每一回读到“最美衢州人”的事迹,都让我久久地踱步感慨。

  莫非,真是如画的山水撑起了这批如画的筋骨?

  在这两者之间,我想,肯定还横跨着一座精神意义上的桥梁。如果这座桥梁是存在的,那么,耸立在衢州大地上的那些精神的桥墩子,又是哪几个呢?

  拜谒了“南孔”的衢州家庙之后,我对这个在1000年前卷到衢州大地的儒教的风暴眼,忽地有了一种新的感悟。

  我以为,儒家思想对中国人的精神浸润之深,是怎么说也不过分的。在孔氏家庙居于北方曲阜的年代里,南方的衢州也已是儒风习习,耕读蔚为风气,更不消说孔子第四十八代嫡长孙、衍圣公孔端友在建炎二年举奉孔子夫妇楷木像,率宗室成员一路南渡,成群结队地赶来衢州了。那年,神色仓皇的宋高宗赵构选定临安建都之后,一道圣旨“赐家衢州”,从此,以“仁爱”为核心思想的孔子学说就在这块苍翠的土地上扎下了大本营,“东南阙里”光耀四方。

  这支正宗的孔门后裔扎根衢州所产生的思想影响,无疑是相当大的。这块土地于是更加崇学,不仅“衢州州学”自此与孔氏家庙合一,烂柯山的“梅岩精舍”也广纳四方学士,办得红红火火,赫然入列南宋十大书院榜单。炽烈的崇学之风甚至带动了造纸行业与印刷行业,衢江两岸成了书籍出产的“物流集散地”,南宋刻书业的中心就在衢州。我们也可以数一数由这块土地送出去的进士,自宋至清,进士的人数竟然达到了1013人,令人咋舌。

  而孔儒之学在浸润了士大夫群体之后,也不可避免地向社会的方方面面渗透,衢州的民风历朝历代受此感染,烙印极深。据文献记载,衢州开化县的民风有“好学习礼,士风日盛”之说,衢州江山县的民风则是“民务本业,士知向学”;而衢州常山县的民风有“士有贤声,民无终讼”的美誉。看来,儒家的“六德”智、信、圣、仁、义、忠,与儒家的“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对世世代代的衢州百姓而言,已可说是“入耳入心入脑”了;孔门种种教诲,早已与衢州的青山绿水紧紧缠绕长流不息了。

  我这次来衢州,次日一早,便掸尽旅尘,再访南孔家庙。孔子的七十五代孙孔祥楷先生知道老友再访,专程赶来,热心地为我们这一行冲泡价格实惠的碎叶“龙顶茶”,馈食价廉物美的自制“虫草酥”,还赠送每人一册线装本《论语》。我一打开,就闻到了柚子之香,以及清茶之香、翠竹之香。于是我顿然明白,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那些“最美”部分,在衢州的山水间结出一代又一代的“最美”精神之果,应该是合乎常情的。

  辞别衢州那天,随着车轮的铿锵之声,耸立着青翠的烂柯山与江郎山的三衢大地在我身后渐渐退去,我心里便想,但愿我的前方,我所到之处的任何地方,都能有美丽来含笑迎接。

  当然,你也知道,我说的这个美丽,并非光指山川。

旅游业今年凸显四大趋势(展望)
衢州为什么这样美(旅游漫笔)
神奇梭步垭
古墨村看古磨房
责编:尹婕 邮箱:travelweds@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