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珠算“申遗”成功。有着1800年历史的珠算再次进入公众视野,带动各地掀起一股“国粹进课堂”的热潮。目前,我国一些中小学在这方面做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如将民歌、民乐纳入音乐课,将剪纸、年画纳入美术课,将传统技艺纳入手工课等等。那些仍有生命力的“国粹”已融入学生的教学和生活当中。
“珠算被大部分人淡忘了,再不推广真要失传了。”上海市少儿珠心算进修学校常务副校长杨校长介绍,申遗成功一个月来,公众对珠算的态度有所回暖。这一个月来,打来电话的咨询者多为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是来为孙辈咨询珠算课程的。他们年轻时都用过算盘,他们希望后辈在学习珠算知识的同时,也能传承珠算文化。
2006年,“抖空竹”项目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北京的上斜街小学就将该项目引进课堂。近日,学校又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室”,将多个非遗项目引入教学课程。校长韩建丽表示,“先让学生玩空竹,然后再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干细活的能力、手眼协调能力、设计能力……许多传统国粹对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养都有帮助。”
“云南民族文化资源丰富,这是我们云艺最大的资源优势。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设计学院的改革无形中实现了对云南民族文化的传承。”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陈劲松近日表示,学院经常邀请云南的工艺美术大师和非遗传承人进校园授课。这不仅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感受到非遗文化的魅力,也让大师、传承人从学院汲取到一些创意和新思维。
每逢周三下午,宁波市江东东柳街道的罗慧都会去宁波四明中学给“刺绣社”的30名学员上课——教他们学刺绣这门古老的民间技艺。在学校里,像这样的“非遗”选修课还有好几种。校长张业民介绍,学校在设置选修课目时陆续引进了太极拳、剪纸、刺绣、茶艺等“国粹”。本来还担心这类课目会遭到冷遇,结果网上报名一开始,这些选修课就被同学一抢而光。
有人认为,珠算等课程作为一项实用技能,已经没有了作为普遍开展的课程的必要性。中国是拥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如果每一样“非遗”都走进课堂,那么学生将在无形中增加许多负担。这些“非遗”项目完全可以通过博物馆、文化馆等渠道加以普及,或者像象棋一样通过民间爱好者相互比赛等形式进行传承。
进课堂并不是“国粹”的唯一出路。就拿已经进入一些地方中小学课堂的书法、京剧来说,如今也很难说达到了“普及”程度。创新才是真正将这些遗产传承下去的最佳出路。此次珠算申遗的成功或许是一个契机,提醒国人重视文化瑰宝,让传承的链条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