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海归,指的是高中或大学毕业后就直接出国,获得国外学士或硕士学位的留学生。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小海归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与国内应届毕业生相差无几。据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统计,2013年我国回国就业的留学生有近30万,而小海归占到了其中的76%。小海归在求职中会遇到怎样的难题?我们通过对一位小海归的采访,一窥个中缘由。
选择:
北上广还是回家乡
徐静,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市场营销专业硕士。两年前,她从暨南大学英语系毕业,凭借英语优势申请到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去年9月份毕业。
“因为我是家里的独生女,父母都在国内,所以,毕业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回国。”徐静说。但在回国后的城市选择上,她与家里人产生了分歧。徐静老家是河南郑州的,但是,因为在广州读大学,人际关系也都在广州,所以,徐静选择回广州。“虽然父母都希望我能回郑州,那里压力不大,能找一份很好的工作。但是,我认为广州有更多的机会和发展潜力。”
徐静的情况只是众多海归中的一个缩影。据调查显示,海归回国找工作,41.6%选择在北京,14.2%的选择上海,8.7%选择广东。北上广仍然是海归回国就业的首选城市。
求职:
处处碰壁,屡败屡战
决定留在广州后,一进入9月份,徐静就投入到找工作的大潮中。“还没有拿到毕业证,我就坐飞机回到广州开始找工作。”
每年的10月,国内各大企业、公司就开始了新一轮的校园招聘。因国内外许多高校的毕业时间不一样,所以,不少海归为了能赶上国内的招聘高峰,会选择在毕业前提前回国。
“从10月开始,我开始在网上投简历。像许多海归一样,我也是利用自己外语及国际化教育背景的优势,主要投一些大型外企。投了四五十份简历,大概十个给了回复,之后接到了五六个笔试通知,有三四个好不容易过了笔试,面试一过却也就结束了。”徐静一脸无奈地说。
“刚回国时,我以为自己很快能找到工作,所以没有租房子,和朋友挤住在一起。但到11月下旬,工作的事情仍然没有任何进展,我就开始租房子,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徐静说。
转变:
放下身段,重新定位
在外企屡屡受挫后,徐静开始思考自己的方向是否正确,并给自己重新定位。“之前我对薪资的要求是月薪不能低于8000元,但现在觉得五六千元也可以接受。”
除了对期望薪资值作出了调整,徐静也将求职目标由外企转向国企和私企,并开始与国内毕业生同台参加各种招聘会。“招聘会效率其实比较高,一般会当场收简历、面试,并且很快就会有第二轮、第三轮面试,然后就会发通知。”跑了大概20场招聘会后,徐静收到了4个通知,都是民营企业。最后,她与一家和自己专业相对吻合的公司签了约,月薪5000元左右。
“签了一家之后,心里好歹有个着落了,过年回家对家里人起码也有个交代,要不然,远赴国外留学,回国来却找不到工作,这有点说不过去。春节过后的3月份,许多大型外企还有一次补招,到时候我再继续努力找找。”徐静一脸疲惫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