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1月07日 星期二

中国影视基地走向主题化

王玉海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1月07日   第 08 版)

  新年之际,贺岁电影再次走进舆论的焦点视野。近年来,随着中国电影业的渐渐崛起,影视旅游也渐成热点。在中国,影视旅游目前依然以影视基地和拍摄地为主要目的地,这一期,我们就来关注影视基地的旅游话题。

  影视基地是为拍摄影视作品而建设的能够为影视拍摄提供相应条件和场景需求的专门场地。我国影视基地的前身是上世纪20年代各大影业公司的片场、摄影棚和外景地。当时还没有影视基地的概念,大多是根据剧情临时选择外景地或临时营建符合剧情的场景,往往是戏拍完了,场景也就被拆除了。后来,随着影视业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片场、摄影棚甚至有些外景地也是可以再利用的资源,完全可以通过一定的运作或改造将其提供给今后的影视剧组,这样就形成了后来所谓的影视基地。其雏形最早在三四十年代的上海、长春等地就已出现,这时影视基地的建设目的和功能还比较单一,主要是为了影视拍摄而用,并且多为封闭场所,不对公众开放,也不以赢利为目的,投资者主要是各大影业公司,因而一直没得到很好发展。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中央电视台规划建设无锡中视影视基地,才引发了国内兴建影视基地的第一轮高潮。

  在本轮建设高潮中,无锡中视影视基地起了引领作用。由于是我国最早规划建设的影视拍摄基地,在当时属于新生事物,因而在投入运营和对外开放后,很快就产生了轰动效应,一跃成为当时我国规模最大、游客最多、效益最好的影视基地和旅游景点。随后,广东中山、无锡太湖、宁夏镇北堡、浙江横店等纷纷建立影视城,影视基地建设一时成为热潮。

  在这轮影视基地建设中,出现了一些与以往不同的新特征。首先,在目的性和功能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影视基地的建设已不单单是为了影视拍摄,影视搭台、旅游唱戏、复合功能明显。其次,在投资主体上呈现多元化,既有影视公司,也有地方政府,还有民营企业。如央视的四大影视基地(无锡中视影视基地、南海影视城、威海影视城、涿州影视基地)都是由央视出资建设的;上海的车墩影视乐园、青岛影视基地、焦作黄河文化影视城等是由影视集团和当地政府投资共建的;浙江横店影视城则是由民营企业浙江横店集团投资兴建的。第三,在发展形态上走上了主题化发展道路,形成了自然景观类、民俗风情类和历史题材类三大主题影视基地。自然景观类大多依托影视外景地打造而成,基本上是以影带建,即先有某部影视拍摄,然后借势而建,所选择的大都是风光优美、景观独特的自然风景区,如西塘影视基地、安吉影视基地等;民俗风情类主要以凸显当地的民俗风物为主,通过独特的自然场景和社会场景,营造独特的社会、自然氛围,此类基地以镇北堡西部影视城最为典型;历史题材类主要以彰显历史文化为主,一方面是为满足我国古装戏和历史剧拍摄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展现我国古代建筑、街区、生活场景等历史风貌,此类影视基地目前是我国影视基地的主要类型,比较著名的有央视四大影视基地和横店影视基地等。

  影视基地的建设带动了影视旅游的产生和发展,它以特色旅游为先导,依托影视作品和媒介的宣传优势,提高了地方知名度,丰富了旅游形式,促进了旅游发展,给地方带来了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但在发展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弊端,如盲目跟风、重复建设造成了一些影视基地经营不善,甚至长期闲置荒芜的情况。根据国家旅游局2005年的一份统计资料显示,全国2000余家各类主题公园(在我国影视城被归入主题公园)盈利者仅一成,亏损占七成,2/3的投资难以收回。据业内人士透露,在已建成的国内影视城中亏损的占80%,收支持平的占15%,仅有5%能够赚取微利。更严重的是被各种影视城项目套牢的资金,保守估计有上百亿元。这种现象在上世纪末曾一度引起媒体和学界的反思。

  尽管形势严峻,但在进入21世纪后,随着国家文化政策的调整和影视市场的成熟,影视基地建设在短暂遇冷之后又再次升温。在国内众多地区的文化产业规划中,“影视城”“影视基地”大多被列为龙头项目,投资额动辄数亿甚至上百亿元。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上百个影视基地,其中投资上亿元的就有30多个。一边是市场遇冷,一边是地方政府和投资者热情高涨,缘何如此?分析动因,无非以下几点:

  一是经济动因。成功的影视基地确实能够带动地方发展,如美国的好莱坞影视城,每年能给当地带来上百亿美元的收入;国内无锡中视影视基地的早期成功给无锡带来了巨大的轰动效应,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提升了当地的知名度;横店影视城的成功运营,不仅在当地形成了影视产业,而且还带动了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仅年接待游客就超过160万人次,给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是政治动因。少数地方政府机构误读“发展文化产业”这一政策,把影视基地建设当成新的“政绩工程”,许多影视基地项目并非按照市场和产业需要配置,而是某些领导“拍脑袋”的产物。另外,还有一些地方政府看重的是影视基地的宣传效应和轰动效应,而不是其本身的经济效益,故往往对投资者开出相当优惠的政策,以低廉的价格转让土地等优势资源。

  三是其它动因。对于一些私营企业来说,投资动因比较复杂,有的是出于对影视业的热爱,建设影视基地完全出于个人爱好,经济因素考虑得较少;有的则是由于对影视基地建设和运营不了解,对投资风险和运营风险估计不足,投资具有盲目性;还有一些投资者目的不纯,比如利用地方政府急于建设影视基地的心情和优惠政策,假影视基地之名,行圈占资源之实等。

  上述情况表明,中国影视基地建设要想走上良性的发展道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方面要通过市场化运作进行调整;另一方面也需要政府和投资者理性探索,科学决策。在投建影视基地项目时,一定要经过充分的调研论证,按照市场和产业需要配置资源,不能为了“政绩”、“形象”或“时髦”、“追风”,盲目上马,重复建设;在项目运营过程中,要改变当前单纯依靠场租或旅游业盈利的模式,不断完善产业链条,寻求盈利模式的多样化,向着产业纵深化方向发展;在项目发展方向上,要审时度势,及时转型,探索新的发展道路。目前可探索的道路有两条,一是走影视主题公园之路,向着旅游业纵深发展;一是探索与文化创意产业结合,建设影视产业基地,向影视业的集群化发展。

  (作者为著名旅游规划专家,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教授)

中国影视基地走向主题化
值得一去的影视基地
责编:杨一枫 邮箱:yangyifenghwb@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