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1月07日 星期二

修祠堂 续族谱

寻根文化渐成风尚

本报记者 陆培法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1月07日   第 04 版)

  随着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临近,寻根问祖、修祠堂、缮族谱等活动,再度红火起来,华夏大地出现各种形式的“寻根热”,蔚为壮观。

  修缮祠堂  族人出力

  在广州市的珠村,元旦这天,村民们热闹地聚在一起。始建于明末的伯祥潘公祠完成了为期一年的修葺,重新对外开放,20多个兄弟村纷纷派代表前来祝贺。

  “祠堂修好就了了我一桩心事啦。”祠堂重修发起人之一、珠村村民潘少权告诉记者,由于年代久远,祠堂已经成了危房,去年他和几位村民牵头集资,重修这个祠堂。

  据悉,伯祥潘公祠在2012年被列为天河区文物保护单位。新修的祠堂尽量做到修旧如旧,除了少数损坏的青砖、梁柱需要更新外,其余都维持原貌。

  在江苏荡口古镇,96岁高龄的华侨华仲厚先生不久前给他的家乡捐献了150余万元,启动修复江苏省级文保单位华氏始迁祖祠,还将多年珍藏的大批珍贵文物一并捐赠。

  据华氏始迁祖祠修复活动发起人介绍,他们打算依据当地华氏老人对祠堂原貌的描述、古书上的记载以及上世纪30年代的航拍资料,对祖祠进行修复。

  “祠堂”一词最早出现于汉代,当时祠堂均建于墓所,称为墓祠。如今,祠堂承担更多的是寻根的职能。

  续写家谱  血脉绵延

  “我从哪里来?我的血液中印记着哪种基因?这是每个中国人都关心的话题。”大连民俗促进会会长李树满介绍,近年来,大连民间兴起修家谱的热潮。这股热潮的背后,是延续家族血脉、追溯文化足迹的精神需求。

  上海图书馆有关人士介绍,该馆阅览室自1996年底对外开放以来,接待了海内外的数万名读者,其中不少是为寻根问祖来查询家谱的。当他们从家谱中查到自己的祖先时,兴奋之情难以形容。

  在浙江,有人会问:萧山修族谱(家谱)有几多?当地专家介绍约有339部。近年来,修家谱、寻根认亲,在杭州市萧山区悄然升温。在区档案馆,纸质家谱馆藏的就有84套,而区图书馆的馆藏总数也已达到70余种。

  台北市萧山同乡会理事长楼震宇兄弟6人均出生在台湾,其父楼锦李上世纪40年代去台湾,2002年7月在台去世,兄弟6人遵照父亲的遗愿,回家入谱归族。

  2001年,文化部开展全国家谱抢救性调查工作并着手编纂大型家谱文献书目《中国家谱总目》。

  2000年后,中国民间新修族谱大量出版。山西省社科院谱牒部新收的谱牒到目前为止已有上百部,广东省公藏的1990年以后新修谱牒已经达1000种。

  修谱祭祖  慎终追远

  江西省谱牒研究会会长王炯尧告诉记者,近年来江西修谱盛行,江西省各大姓氏基本上已全部修谱了。这还没有统计区、市、县级进行的修谱活动。

  “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是目前修谱寻根热的首要原因。”王炯尧告诉记者,“文革”期间,宗族、谱牒被视为“四旧”,被公开扫除。改革开放以后,人们解放了思想,谱牒文化不再被当成封建思想看待,而被视为珍贵的文化财富。血缘和宗族观念在我国本来就有数千年的历史,如今的修谱热反映了中国人慎终追远的文化传统。

  王炯尧会长说,盛世修谱是历朝历代的惯例。在我国,明代中叶和清代早期,都是修谱大热的时代。

  多年来一直潜心研究家谱文化的平顶山市图书馆副馆长王宝郑认为,修谱是增强家族凝聚力的一种有效途径,“人口越来越多,人们之间缺乏一种维系,需要文化传承,把好的文化传承下来,这也是对我们国家的基本文化认同”。

时政视频新鲜表达“接地气”
寻根文化渐成风尚
“雪龙”备战待突围
故宫实行周一闭馆
退运60万吨转基因玉米及产品
55万件寒衣发放西部
新春祝福送上渔船
6.1吨执法查没象牙销毁
武汉机场出入境量居华中之首
宁夏严查西吉踩踏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