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审计署正式发布了2013年的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截至2013年6月底,全国各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逾20万亿元,其中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逾10万亿元。专家表示,尽管中央政府债务目前无虞,但是地方债的“雪球”却越滚越大。随着未来领导干部的考核机制不再以GDP论英雄,只管借债不管还的地方领导将面临终身问责。
“债越多官越大”要不得
国家审计署近日发布报告称,截至2013年6月底,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负有担保责任及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三项合计约为17.9万亿元,比2010年底审计署统计的10.7万亿元增长了67.3%。尽管该数据低于此前市场普遍预期的20万亿元,但是专家认为,如果不改变当前地方政府“唯GDP”的政绩导向,只管借不管还、盲目举债,地方债仍将存在失控风险。
审计署新闻发言人陈尘肇认为,地方债不断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地方领导干部政绩观存在偏差,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有较强的投资冲动,盲目举债发展,加之对地方政府及领导干部考核机制缺乏债务管理约束,致使部分地方的政府性债务增长较快。
为何地方政府热衷于追求GDP?在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看来,一是其可以给官员带来升职,二是便于操作“见效快”。
事实上,受制于现行干部考核和任免制度,为官一任者必须在三五年内做出光鲜的政绩,方可能获得升迁,这就导致很多地方官员急功近利,寅吃卯粮,大肆举债建设政绩工程。在政绩考核压力下,举债投资可以对GDP增长起到更加直接的拉动作用,让地方官员“面子上更好看”,甚至还催生了“债越多官越大”的怪现象。
“管借不管还”必须遏制
地方政府举债进行建设原本是一种正常现象。然而,一些地方政府不顾自身实际情况,盲目举债大搞建设,只管借却不管还。对此,竹立家认为,“新官不理旧账”、“吃子孙饭”问题较为普遍。由于官员的任期制度,很多官员上任后只顾眼前利益,搞一些短平快、但不可持续的项目,或者通过卖地、举债等,留下一堆烂摊子。“一些地方把好多年后需要用的钱都借了,把好多年后的地也卖了,然后留下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严重的烂摊子,等着后任来收拾。”竹立家说。
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看来,目前对地方政府预算的软约束是导致该问题的重要原因。他表示,软预算根本性的含义就是,你借的钱不一定要你自己还。这个问题导致最终结果就是,无论借钱的人,还是借钱给别人的人,都没有真正考虑借钱人的资产负债表。
债务风险要落实责任人
随着地方债风险日益增大,中央政府正在从源头、机制上着手解决,综合施治“消肿”地方债。中共中央组织部日前印发了通知,明确规定要加强对政府债务状况的考核,把政府负债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强化任期内举债情况的考核、审计和责任追究,防止急于求成,以盲目举债搞“政绩工程”,把是否存在“新官不理旧账”等问题,作为考核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履职尽责的重要内容。
此外,日前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防控债务风险要明确责任落实,省区市政府要对本地区地方政府性债务负责任,并从思想上纠正各级官员不正确的政绩导向。对此,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须通过干部考核体系和离任审计等手段强化约束,将债务风险责任细化到每一届政府甚至于具体的责任人。
刘尚希建议,当前应梳理、规范政府债务原有规定,并制定更为完善、严谨的管理规定。为促使政策能切实得以执行,首先要让人大全盘介入政府举借债务的工作,由人大审议借债的目的、用途、规模、支出进度、责任追究等一系列内容。同时,可考虑借鉴预算和“三公”公开的经验,逐步对举借债务的上述全过程都予以公开,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通过社会公示和监督,既能减少公众对债务问题的猜测和质疑,也能使举债工作逐步变得更加科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