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12月31日 星期二

《粮道》:会思想的粮食

李朝全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12月31日   第 07 版)

  国以粮为基,民以食为天。时代进步了,我们今天不再提“以粮为纲”,但是,粮食却永远是我们的国家之本、之基、之要。蔑视或轻视粮食都会给国家和民族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因为,粮食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物质资料。任林举的长篇纪实文学《粮道》将粮食作为自己的描写对象,揭示的是粮食之道。“道”是世间万物存在之理,运行之规律。遵循“道”,顺应“道”,生命才能存在和延续。《粮道》思考的正是粮食的根本道轨、规则,其实探讨的亦正是生存与存在最根本的、最本质的问题。作者几乎将与粮食相关的各种话题或由粮食引发的各种问题都“一网打尽”。因此,这是一颗“会思想的粮食”,“会行走的粮食”,作者笔下的粮食不仅是一种物质的存在,更是一种活生生的生命。作品对粮食的“言说”,从哲学、文化学、伦理学、政治学、历史学、人类学和农业生态学等各个角度切入,并进行纵深的开掘,分别阐述了粮食与天道世道人道、人性、命运、文化、伦理、兴衰、安全及未来的关系。作品题材重大,具备鲜明的现实针对性。

  报告文学存在着两大对立的基本类别,即事实报告和政论报告。《粮道》无疑属于后者。政论报告的传统是从1980、90年代一批富于人文启蒙理想的作家的作品沿袭而来,特别注重借助电视政论片的媒介来表达。《粮道》不以事件、事实或人物为中心,也不以其见长,而是以一种深邃的思想、哲理为中心,以鲜明的思辨性为主要特征。近年来,涉及粮食或粮食安全主题的报告文学并不少,如陈启文的《共和国粮食报告》、顾秀林《转基因战争:中国粮食安全保卫战》、蔚然《粮民:中国农民会消失吗》及《粮民:中国农村会消失吗》,以至周勍《民以何食为天:中国食品安全现状调查》、吴恒《舌尖上的安全》等。与这些“事实报告”不同,任林举独辟蹊径,别出心裁,扬长避短,转向以说理、议论、论述为主的非虚构创作,即便举例或引用具体事件、人物等,亦多为论证、阐释自己的观点之所需。因此可以说《粮道》是一部有思想的书,一部旨在资治资政、引发全社会和人们深省的政论报告。

  《粮道》作者所采取的言说方式,是一种饱蕴着激情或抒情之火的理性言说,尽量取客观冷静之姿态。全书犹如一位“先知先觉者”或“真理的使者”,像布道传经一般滔滔不绝地“倾说”。这种一泻千里式的倾说,一方面具有极高的创作难度,因须有源源不断的新见地、新表述和新创造,语言须简练、流畅、生动,同时又要给读者营造一种陌生化的新鲜感。另一方面,这种以议论、言说为主体的文本,是对读者阅读的一种挑战。

  《粮道》更是一部尖锐的问题报告。作品提出了许多亟需人们警醒并深思的问题。例如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我国种子市场和粮食市场有被外资劫持和操控的潜在危险及其可能导致的国家经济安全问题,农村土地撂荒、农民进城改变身份后谁来种地、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如何保障农民队伍稳定的问题,大量使用农药的风险,克隆技术、杂交粮食是否存在隐患等等。每个问题都十分严峻又都十分重要。对于类似美国孟山都公司大肆推销自己的转基因粮食品种,美国先锋公司操控农产品种子供应,操纵大豆、食用油等食品市场,作者甚至不吝用“另一场鸦片战争”、“洪水”这样的譬喻来提升这种威胁和危险的等级和程度。其全部的良苦用心皆在于激发并唤起国家、政府和社会大众的高度关切、警惕、反省与防范。因为粮食问题关涉和指向的其实是人的生命、人的生存及延续,是人自身的安危存亡。如此看来,这,实在是一部警世危言之书。 

软件智能创作也算文学?(文学新观察)
《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形象地诠释中华民族文化
《粮道》:会思想的粮食
画意元旦
“河北四侠”展示河北文学新气象
《血战长津湖》展现悲壮历史
责编:杨鸥 邮箱:hwbwyb@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