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前两年的火爆,今年微电影的发展势头平稳了许多,但仍处于一种自发、感性和无序的状态。微电影表面风光,实际上已走到了十字路口:是热热闹闹流行一阵子,然后繁华落尽、寂寞成殇?还是洗尽铅华、返璞归真,得以修成“正果”?有待时间的检验。
微电影和“大电影”具有相同的特质:都是用画面和声音承载叙事、抒情,都讲求戏剧性和故事性,都追求艺术审美和社会价值的最大化。但与大电影相比,微电影具有自己的个性:
从文化层面来讲,微电影是大众文化、草根文化的体现,其文化特质更多体现为一种大众话语权,普通人可以通过微电影自由、感性地表达对社会、对人生的认知和情感。而大电影更多体现为精英话语权。
从传播角度讲,微电影致力于反映社会现实,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用性,既可用于意识形态领域的宣传,也表现为一种集体无意识宣泄。微电影致力于反映生活本身,而不是像电影那样,追求造梦和奇观,对现实生活进行陌生化处理,产生间离效果。
从产品形态和运营上讲,微电影短小精悍、创意性更强,演员阵容以非职业演员和群众演员为主。投资少、创作周期短,播出平台是网络和电视媒体,盈利模式是直接的广告宣传和广告软植入,而不同于电影的进院线、以票房为主要收入。
相比于影视剧,微电影最大限度地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现象、热门话题、矛盾焦点、新生事物无一不是微电影的创作题材;一些在影视剧中无法表现、难以表现、不便表现的题材,也成为微电影的创作来源。
微电影内容丰富,但仍需不断突破,比如今年以来开始出现了“行业微电影”,讲述某个行业的人和事,展现行业的精神风貌,像法制微电影、旅游微电影、环保微电影、公益微电影等,都已在社会上凸显影响力。
目前,还有很多微电影内容比较低俗、乃至恶俗。有的在标题上故弄玄虚,有的打情色擦边球,造成的社会负面影响远大于正面影响。微电影一定要承担起与自己的社会关注度相匹配的社会责任,去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
无论是讴歌现实、还是批判现实,微电影都要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如果不真实,就失去了感染力和艺术魅力。目前有一些微电影,由于种种原因,往往在真实的故事后面加上一条“光明的尾巴”——这种“光明的尾巴”不是不可以用,但是要慎用,要有说服力和典型性,不能脱离现实、削弱故事的真实性和现实感。
创作要走向多元化。既要有类型上的多元化,也要有表现手法、表现形式的多元化。微电影可以多种多样,没有条条框框的束缚,既可以有纪实,也可以有虚构;既可以有后现代、意识流,也可以有各种穿越、无厘头,只要不是恶搞,都可以。
成熟、理性的微电影群像,应当是影像的百科全书,内容丰富、实用,而又颇具美感,受众从中可以看到针砭时弊的杂文式微电影、美轮美奂的散文式微电影,明辨事理的论文式微电影,和实用性强的说明文式微电影,当然,还有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小说式微电影。
过去的十几年里,影像的发展经历了DV时代的名不副实,原创视频的不愠不火,终于迎来了微电影的集中爆发,并形成了一股文化潮流,具有很强的冲击力。愿微电影能走向成熟的明天,自由、真实、富有责任地书写人生、书写社会和历史。
(作者为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师,电影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