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12月23日 星期一

培养本土汉语教师是根本(点点滴滴)

刘 菲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12月23日   第 05 版)

  教师、教材、教法,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三个关键点。其中教师排在首位。刚刚闭幕的第八届孔子学院大会着重提出,要加强各国本土汉语教师的培养。

  现在,国家汉办每年都会选派几千名汉语教师和汉语教师志愿者,为世界各地1000多所孔子学院(课堂)带去原汁原味的汉语教学,他们的功劳有目共睹。但同时,外派的汉语老师也有短板,那就是对当地情况了解有限。虽然在出国前,外派汉语教师都需要经过跨文化交际方面的培训,但文化的差别、思维方式的不同、教学方法的差异、语言水平等问题,并不是靠短时间培训就能解决的。何况根据目前有关规定,外派汉语教师的任期一般为1到3年不等,具有临时性,师资队伍流动性很大,往往学生刚适应了某个老师的教法,老师的任期也快结束了。这些都制约着孔子学院的进一步发展。

  相比之下,本土汉语教师有着诸多先天优势,他们了解当地风土人情,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没有语言障碍,没有任期限制……虽然在汉语和中华文化传播方面可能不如外派的中国老师,但经过有计划的重点培训,他们完全能够逐渐克服自身劣势。

  其实,在汉语国际推广领域,许多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培养本土汉语教师的重要性,并开始着手这方面的工作。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崔希亮介绍说,北语正在打造“双万师资计划”,即在5年内,不仅培养出一万名高素质的本土师资,还要培养出一万名国外汉语教师。通过多种方式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和教学能力,争取把他们培养成稳定的海外汉语师资力量。北语还在泰国、韩国、新加坡等汉语学习者人数众多的国家开办了分校,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当地专业的汉语师范人才。

  面对迅猛发展的世界“汉语热”,对外汉语教师师资不足的情况会不断凸现,长期持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有必要转换工作思路,多渠道、多形式地加大培养本土汉语教师的工作力度。让每一所孔子学院,不仅成为教授汉语和中华文化的课堂,也成为培养本土汉语教师的基地。只有当越来越多的本土汉语教师和中国外派的汉语老师并肩工作,共同教授汉语,传播中华文化时,才能突破“瓶颈”,从根本上解决制约孔子学院发展的师资不足问题。

“难懂方言榜”有科学依据吗?
龙与龍(汉语教室)
中国梦开始的地方
书法名家进校园
培养本土汉语教师是根本(点点滴滴)
责编:刘 菲 邮箱:haiwaibanli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