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播出了《美丽中国湿地行》电视系列节目,之后,又评选出“中国十大魅力湿地”。我很关注这一节目,还实地造访了“中国十大魅力湿地”之一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山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了解了这里的4500公顷红树林是如何化解海风海浪、净化水质、防止水土流失的;这里是如何拯救濒临灭绝的动植物种群、成为各种鸟类鱼类的栖息地的。同时,我还亲眼看到了湿地保护给我们人类带来的无限回报。
我曾在中国大陆生活了30多年,出国后又在美国生活了二十几载。我注意到,由于前些年中国没有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一味注重发展经济,而忽略了对大自然的保护,使得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国内的一些极端异常气候,像北方水涝、南方干旱,许多城市因雾霾多日看不到蓝天等,都可能与生态失衡有关。而美国很早就注意到了生态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性,所以美国能够享受到大自然馈赠的清新空气和优质水源。
可喜的是,近十几年来,上到中央和地方政府,下至专家学者和普通百姓,已经深刻地认识到生态失衡对经济发展以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在“保护”与“发展”中寻找平衡,达成了“坚持生态优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共识。政府逐渐加大了对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的投入力度,同时,制定了一系列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措施,像实行退耕还林、退渔还湖、治理沙漠、保护湿地、挽救珍稀动植物等。经过多年的治理,中国的生态环境正在向好的方向迈进。这从鸟类和其它生物的生态环境改善中得到了最好的证明和诠释:被称为“湿地之神”的丹顶鹤,飞临中国54处自然保护区和10大湿地,种群数量逐年增多;其它生物,像广西北海市的白海豚、辽宁盘锦市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黑嘴鸥、新疆巴音布鲁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天鹅、宁夏石榴山沙湖自然保护区的娃娃鱼、澳门湿地的黑嘴鹭鸟和凤尾藓,以及福建省福州市闽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黑嘴鸥和中华凤头燕鸥等稀缺或濒危物种和种群,其数量也在逐年增多。最近我听说,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改善,山东济宁市微山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湖水越来越清澈,各种植物、鸟类、鱼类种群数量增多,渔业产量也随之显著增加。正如人们所说的:人给自然让条路,自然给人留活路。
然而,环境保护任重道远,要想始终不渝地致力于此,需要人人参与,集全社会之力进行综合治理。因此,我建议媒体加强这方面的宣传报道,让环保意识植根于每个人的心中,使人们认识到,仅有保护环境的意识还远远不够,还要从“我”做起,从保护每一滴水、每一棵绿草、每一只小鸟做起,讲究科学态度,遵循自然规律,维护生态平衡,共同守护好人类自身生存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