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12月19日 星期四

“动感求职”求解“史上更难就业季”

冯妍妍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12月19日   第 03 版)

  刚刚送走2013“史上最难就业季”,又迎来2014“史上更难就业季”。据相关方面统计,2014年高校毕业生的规模将达到727万,相比前一年多出了28万,有求职者感慨地说:“看来这就业形势只有‘更难’,没有‘最难’。”

  在“史上更难就业季”来临之际,中国移动“动感求职” 以信息化手段助力政府、推动大学生就业, 为大学生量身定制互动型的就业服务公益平台,以促成大学生和心仪企业的快速配对,成为今年求职季的一个鲜明亮点。

  “动感求职”连开九站

  继武汉、西安、重庆、大连、杭州、上海、广州、南京等8大城市的重点院校或人才市场举行双选会之后,“动感求职”万企校园行在12月13号这一天抵达终点站——北京。

  九点钟刚到,大批求职者就涌进了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从领到的资料中看到,本场招聘会共有近800家招聘单位参与,提供就业岗位1.9万余个。前来求职的应聘者更是人头攒动,有人埋头在资料单上找心仪单位,有人排成长队等着递简历,还有人已经用英语跟招聘单位的人员展开交流。

  据主办方统计,截至当天下午四点,在这场2014年北京地区毕业研究生专场招聘会上,共有3.6万名研究生入场应聘,收到简历14.8万份,9500余人初步达成就业意向。

  “动感求职”不仅为企业和毕业生提供求职线下的双选交流会,而且还提供线上的交流平台,它摒弃了社会招聘网站“岗位与简历互动”的传统方式,代之以“人与人交互”为核心的全新互联网社区互动型就业服务模式,建立起以“大学生与企业交互”为核心的职场社交圈,为企业和大学生打造一个专向人才定制平台。

  据中国移动“动感求职”平台运营负责人殷寒煦介绍,该平台一方面联合政府部门及企业整合信息,通过12582求职热线、在线招聘会、校园招聘会、“动感求职”短彩信及APP客户端等方式,向在校大学生和招聘企业提供实时就业资讯;同时,专注于向在校大学生提供职业规划指导、实习对接、企业交流、发布大学生就业监测报告等全过程服务,帮助大学生提前了解职场需求,有效进行职业规划。

  “从以往的求职及招聘过程看,如何有效疏通企业与大学生的沟通渠道十分重要。”殷寒煦介绍说,此前“动感求职”在重庆、武汉、西安、大连等地的调查数据显示,有超过50%的企业补充新员工的主要渠道是校园招聘,同时有77%的大学生愿意进入企业实习,也更偏向工作技能类和行政职能岗位,因为学生认为这是积攒必要工作经验最有效的方式,同时他们也希望能够多与企业进行沟通,在了解企业需求的同时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

  基于此,中国移动“动感求职”通过联合众多知名企业,并通过互动招聘的形式,着力搭建起大学生与企业的沟通平台,满足大学生就业需求和企业招聘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经过不断完善,目前‘动感求职’已初步建成了企业与大学生之间持续、长久的交互机制,为全国数百万大学生提供就业服务。”殷寒煦说。

  求职有捷径,专家来支招

  “定位不清是当前大学生求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北京招聘会现场的就业指导大使高曙光老师说,“很多同学来到招聘会现场都还不清楚自己的就业方向,职业规划不清晰。”高曙光是招聘现场的就业指导大使,为前来进行就业咨询的同学提出建议。

  出现在招聘现场的就业指导大使是“动感就职”活动的一个突出特点。在北京这场招聘会上,除了那些炙手可热的岗位前排成长队之外,现场的就业指导专区也是热闹非凡,不少求职者都抱着简历排队等着与就业指导大使交流。

  “就业指导大使团”是中国移动“动感求职”万企校园行的特色活动之一,在每场双选会现场设立“就业指导大使团”专区,由一些资深的职业顾问、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法律专家等组成,他们在现场为同学们提供从简历分析、面试经验、职业规划、劳动法咨询等一对一的就业指导,帮助大学生进行准确的求职定位和职业生涯规划。相关专家表示,这一互动方式,也是中国移动在大学生就业服务领域的又一成功尝试。

  “我觉得挺有用的,”专门从天津赶过来的林同学刚刚咨询完高曙光老师,觉得自己收获颇丰,“高老师指出了我简历上的问题,同时也提醒了我面试时注意的问题。”

  林同学同时也表示,学校也应该有这方面的咨询,“可以给毕业生提供更多的指导,少走弯路。”他说。 

  此外,“动感求职”另一个特色活动就是在每场双选会现场设置了“名企岗位定向筛选专区”,主要是针对目前不少企业招聘岗位与大学现行专业配置不相匹配的现状,联合知名企业部分特殊岗位招聘计划, 选择50-70个该类型岗位,为每个岗位选拔5-10名候选人。选拔将通过设计企业任务,对应聘学生进行考核、评估、筛选,帮助企业从现场报名的大学生求职者中发掘有潜力、可塑性强的人才,从而实现快速配对。

  当然,职业规划和培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少同学表示自己在找工作的时候才感觉太晚了,自身相关素质与心仪的岗位要求不符合。针对此类问题,“动感求职”信息平台还开辟了企业粉丝方面的服务。“让大一、大二的同学早早就开始接触自己喜欢的岗位,长期的定向培养自己。”在殷寒煦看来,经过这种长期的就业指导,能够为学生的毕业求职带来一定的帮助。

  另据介绍,“动感求职”还将与高校进一步合作,举办一系列职业规划的讲座,与学校教育相互配合,为学生日后的毕业求职做长期的准备。

  数字化平台助推就业

  据教育部统计,2014年高校毕业生的规模将达到727万,相比去年多出了28万,继“史上最难就业季”之后,被称为是“史上更难就业季”。

  而同时,相关调查也显示,目前大学生找工作的途径仍比较单一:学校的BBS/就业网和双选会/宣讲会两项占比最大,占比将近50%。如何进一步扩大大学生获取工作信息的途径,就成为帮助他们应对“更难就业季”的关键。

  事实上,大学生就业一直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政府高度重视的民生问题,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乎经济升级、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作为国有大型骨干企业,中国移动很早就涉足就业服务领域,通过“务工易”、“务工热线”等方式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积累了大量以信息化手段促进就业的先进经验。 “我们的招聘信息发布平台不大,很多合适的机会可能就错失了。”大连海洋大学人事处的武先生认为,招聘单位和应聘者之间的信息沟通不畅,是当前就业的一大问题。他表示,“学生就业和用人单位招人,关键在于信息要互通,学生要知道哪些单位招人;同时,交流必须采用多渠道办法,数字化信息平台比较贴近学生。”

  事实上,早在2012年8月,中国移动就从国企社会责任出发,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率先搭建了“动感求职”这一大学生互动型就业信息公益平台,以信息化手段、校园招聘会等形式助力政府推动大学生就业,将有效缓解目前大学生就业压力。

  “信息及时推送,覆盖面广的APP终端等信息化手段的采用,在如今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是招聘行业与时俱进发展的必然趋势。”殷寒煦认为,“包括学生在内的很多人对于信息化的接受越来越快,能第一时间了解就业信息,这对于求职的学生来说,很重要。”

  据介绍,按照规划,“动感求职”后期还将与高校的就业信息网进行对接,为就业学生提供更多实时信息。

  相关专家表示,目前高校中智能手机的覆盖率已经达到70%以上,类似移动求职客户端的信息平台建设,能够为毕业生求职提供及时的信息,沟通企业和应聘者之间的信息。此外,精准化的求职信息推送,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求职者对冗余信息的筛选困难。这种信息化的求职平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就业困难的形势。

香港中产 表面风光内心苦涩(新闻分析)
“进”字高票当选
两岸医界台北举行高峰会
内蒙古文化周在台举办
两岸关系“不断精进”(看台絮语)
两岸人士汕头研讨经贸合作
“动感求职”求解“史上更难就业季”
责编:王 平 邮箱:gtbhwb@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