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解码中国自主创新秘诀(望海楼)

胡鞍钢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12月19日   第 01 版)

  国际竞争,既体现在经济上,更体现在科技上。嫦娥三号成功落月,激发了中国人的自豪感,也让世界感慨:依靠自主创新,中国晋升航天大国“甲级队”。

  历史经验表明:“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新中国在极低的历史起点上,经过60多年发展,已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走出了一条有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目前,中国与美国的相对差距正在缩小。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秘诀何在?

  首先,从科技战略看。中国先后实行了“科技立国”战略、“科技兴国”战略,现在又在实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即“科技强国”战略。作为世界性科技革命的追赶者,中国是实行自主创新政策的极少数发展中国家之一。

  其次,从科技政策看。中国先后实行了“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对外开放,拿来主义”的方针,“鼓励自主创新”的方针,再到“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协同创新”的方针。

  再次,从科技体制看。中国科技体制顺势而变,从中央计划科技体制、单一的政府科技投入、以国有科技单位为技术创新主体,到国家科学创新体系和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从限制科技人才流动,到鼓励自由流动。

  最后,从利用科技资源看。中国从主要利用国内科技资源到充分利用两种资源特别是全球创新资源,也包括吸引外国直接投资、鼓励建立外资研发机构、引进国际人才、吸引海外创新人才等。

  中国获得和使用技术充分利用了4种途径:一是对外开放直接购买和引进国外技术,二是强化本国对引进国外技术的再创新能力,三是不断提高本国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四是借重中国的特殊优势——巨国规模效益优势:即任何一类技术创新,都有巨大市场规模效应。

  历史地看,1949—1959年,中国主要从苏联引进技术,出现了技术追赶,同时开始发展自主技术能力;1960—1965年,苏联中断了对中国的技术援助和出口,中国在封闭条件下强化了发展自主技术能力,主要表现在技术追赶上;1966—1976年,“文革”极大冲击和影响了自主技术能力,尽管在1972年之后开始引进西方国家技术,但从总体上看与技术先进国差距拉大;1977年之后,中国实行“拿来主义”,大规模持续引进国外技术,开始了持续的技术追赶过程,但本国自主技术能力受到一定影响,研发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不断下降;1995年之后,这一比重开始上升。进入21世纪,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极大地扩大了引进技术能力,还充分利用了技术再创新能力,最重要的是大大强化了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出现了快速的技术追赶,甚至在很多领域与世界先进技术“并驾齐驱”。

  可见,无论是历史还是未来,无论是中国国情还是世界环境,都决定了中国必须走出一条自主创新道路——从“向科学进军”到“打破常规,跨越式发展”,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科教兴国战略”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从“建设创新型国家”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作者为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教授) 

习近平会见梁振英崔世安
百姓的新期待(2013这一年)
李克强主持国务院常务会
刘云山会见柬埔寨客人
前11月利用外资增5.48%
勇士闯南极 建设泰山站
解码中国自主创新秘诀(望海楼)
古格王朝遗址壁画修复完工
千吨级水道连申线航道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