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12月14日 星期六

从孔子学院看中国发展(点点滴滴)

刘菲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12月14日   第 08 版)

  2004年,世界上第一所孔子学院挂牌成立,伴随着中国的发展,短短9年间,孔子学院(课堂)已逾千所,遍布世界。毋庸质疑,大多数国家的人民是对中国友好的,但不可否认,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发展的事实也让有些国家不习惯、不舒服,对于孔子学院的态度亦是如此。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中,既坚持原则,又灵活应对,寻求发展,的确需要经验和技巧。

  作为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孔子学院既有别于政府,也不同于外设中资机构、企业,它是中外民间文化交流使者。所以,只有采取恰当的方式,提供对路的服务,才能落户当地,融入当地,服务当地,完成使命。

  在第八届孔子学院大会上,工作在第一线的孔子学院管理者和对外汉语教师们带来了许多生动的办学案例,也提出了不少合理化建议。归纳起来主要集中在中外办学双方合作细节、教材内容、教学形式、师资选用标准等几个方面。

  孔子学院的中外合作办学模式是一个成功的创举,也是其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从总体情况看,凡是中外双方合作得好的孔院,工作就开展得顺利,否则就受影响。由于中外文化习俗不同,思维方式也存在差异,有时甚至是巨大的差异。只有克服差异,才能有效沟通,进而顺利开展工作。所以,全面详细地了解所在国文化,不仅是汉语教师的任务,也是孔子学院决策者、管理者的课题。

  为配合孔子学院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编写出版了大批对外汉语教材。可为什么仍有人对这方面的工作进展不满意呢?我想这与孔院千校千面有关,覆盖面再广的教材也不可能做到全覆盖。针对这种情况,许多孔院发挥自身优势,自行开发辅助教材,并与统一教材交叉使用,效果不错。“慕课”的逐步推广应用,也将使孔子学院根据各自需求选择教材的自由度成倍放大。

  孔子学院是汉语教育机构,也是中国文化交流传播机构,所以其教学形式必然有别于大学中文系。教学方式方法不对路,往往“费力不讨好”。研究教学对象,了解当地社会环境,开发适合不同汉语学习者特点的教学形式,才能使汉语教学和文化传播齐头并进。孔子学院的办学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采用灵活多变的形式。

  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纷纷成立,受到绝大多数国家民众的欢迎,但也有人冷眼观望,还有少数人含有敌意,做出一些“鸡蛋里挑骨头”的举动。一方面,中国在对外文化传播方面是新手,是“摸着石头过河”,有许多需要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另一方面,中国的发展,支持中国文化走出去,也需要中国文化走出去。我们应该认清面临的形势,以“四两拨千斤”的智慧,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各国孔院显特色 传道授业有妙招
从孔子学院看中国发展(点点滴滴)
责编:刘菲 邮箱:haiwaibanli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