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12月10日 星期二

e女i男

陈汉平 (美国)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12月10日   第 07 版)

  e沙e世界,e花e天国;掌中握无限,剎那成永恒。

  最近在瑞士日内瓦,有一群物理学家,用直线加速器撞击,发现一种“上帝粒子”的存在,开启了探索宇宙起源之门。至于e世代的“e粒子”,则是早已存在,并且已经无处不有、无时不有、无人不有。e粒子,可视为一种基因,e世代的人血液里,有红血球、白血球,和e血球。他们像X战警一样,是一种“突变异种人”,通常具备某种特异功能,又经常出现超能失控现象。具有e基因的人,可以统称为“e族群”。它也可以视为一种病毒。受到感染的人,会出现各种症状,包括电脑症、网路症、手机症、耳机症、相机症。依照不同病情程度,又分为电脑热、电脑迷、电脑瘾、电脑癖、电脑痴、电脑狂的不同等级。这些症状,可以统称为“e症候群”。

  我就怀疑自己可能曾经在使用手机、微波炉时,或在学校作物理实验时,不小心接触过这种e粒子,因此在不知不觉、有意无意间,会作出类似e族群的举动,有时被视为e世代的同路人,遭致一些另类的眼光。基于此,我也对e世代所受到的某些不平待遇,感同身受。虽无意为e世代脱罪,也不想当e世代的代言人,却一直希望向e世代释出善意,与他们一起寻找一个互敬互谅、共存共荣的共同基础。

  e的原始意义是什么?当然是电子。那么,i又是什么呢?随着苹果公司的iPod、iPhone、iPad风行一时,大家不免会问。有人猜想:i指的是“我”,因此当贾伯斯英年早逝时,就有人手持iSad大牌子,到场表示哀悼。又因为iPod、iPhone、iPad成为青少年的最爱,每次更换新型,就蜂拥而至,连夜排队抢购,并且倾囊纳贡,展现出十足忠诚度。有一位老爸触景生情,连声慨叹:“iPay”。只可惜i的原始意义,却并不是“我”,而是“互动”Interactive。

  e世代的文化冲击,遍及士农工商、食衣住行。影响范围,包括贸易、教育、文艺、娱乐、变异、效益。我曾模拟孔老夫子口气,使用赵元任先生《施氏食狮史》方式,写了一段“e语”:“e,一以易,一以育,一以艺。亦以娱,亦以异,亦以益。e,于余亦宜矣。”

  e症候群里,最明显的,是“宅男症、宅女症”。带有科技背景的宅男宅女,称为“奇客”,较早之前曾被称为“愣客”。有一部记述贾伯斯、比尔盖茨创业历程的电影,取名为《愣客凯旋史》。奇客如果误入歧途,就可能成为骇客、黑客,而作出骇人骇己、骇人听闻的事。

  e症候群,虽然林林总总、不胜枚举,但这就像武侠小说里,练武功的人,有时会练到走火入魔。我们却不可因此而低估了e族群所展现出来的惊人超能力,他们就像X战警一样,有的会喷火、急冻,有的会伸缩、变形,能拯救这个地球,免于各种灾难。

  2012年,有人说是世界末日年。其实早在公元两千年,就有人预测世界末日。结果一年一年过去,地球并未被毁灭掉。不过马雅人几千年前的预测,也并非全无道理。从某个角度看,公元两千年以前的旧世界,其实已经被毁灭掉了,目前继之而起的,其实是一个虚拟的新世界。将来,它会根据《进化论》,演进成为一个由e世代主导的e世界。

  在e世代之前的青少年,原本称为“X世代”。他们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战后婴儿潮”的接班人。当时的世界,处于政治、经济的巨大变动,处处充满着未知数,可能因此而被称为“X”。其后有所谓“Y世代”,他们生于80、90年代。生长于电脑、网路、通讯、多媒体的科技世界,也就成为标准的“e世代”。以此类推,就有所谓“Z世代”,专指公元两千年之后出生的新生代,大家都拭目以待。等到XYZ都用完之后,将来的新世代,就不知道要如何命名了。 

夜读札记二则
雪村
白烨:作家富豪榜成畅销书作者榜(文学新观察)
e女i男
以炽热诗句书写一代伟人
2013年度中国散文年会揭晓
责编:杨 鸥 邮箱:hwbwyb@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