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12月07日 星期六

有条件 去听课(点点滴滴)

刘 菲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12月07日   第 08 版)

  11月25日本版刊登了荷兰丹华文化教育中心组织部分教师赴德国波恩华侨中文学校开展教学交流的文章,两校教师就具体的教学问题相互听课、观摩,开会座谈,都感到收获颇丰。美国华夏中文学校有十几所分校,以纽约、新泽西为主,遍布美国东部多个州,颇具影响力。日前,华夏召开了以“丰富语言文化知识,提高课堂教学能力”为主题的教学研讨会暨教师年会。与会老师就学前班的中文读写教学、海外中文补充教材的选取与编写、中文语言教学与文化传播——语言、文化、趣味性三位一体教学经验分享、如何让家长配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其实,听课制度对于国内的中小学教师来说并不陌生,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务部门都会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老师听课,有时是校际之间的,有时是学校内部的。通过听课,有针对性地互相交流教学经验,取长补短,达到共同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也可以说,听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延伸部分,在给别人挑毛病的同时对照自己,在吸取别人经验的同时提高自己。

  目前的海外中文学校绝大多数是周末业余学校形式,教师多为兼职,其社交面有限,接触到的可利用教学资源也远远少于国内老师。要在这么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提高中文教学水平,创造良好的教学效果,就不得不开动脑筋,想方设法。

  和同行交流、互动是一个好办法。尽管海外中文教师所在的国家各不相同,但中文不是当地官方语言、学生没有中文大环境是共同的特点。只要有共同点,就有了交流的可能。况且现在有互联网,完全可以实现远程交流。

  如果有条件的话,相邻近的学校老师可以互相听课。当然,这需要中文学校校长的魄力和见识。相信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绝招”,每个老师也会有自己的困惑。听课后开个小座谈会,亮出“绝招”,摆出困惑,共同讨论。我相信,在各中文学校、各位老师之间,一定有不少值得相互借鉴之处,比如:具体办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华裔在海外是少数族裔,海外中文学校也大多在主流教育体系之外。在这个大背景下,只有立足自己,依靠同胞,密切各中文学校和老师间的横向联系,面对不利形势,也能有所作为。

《成语英雄》牵动成语审美情结
有条件 去听课(点点滴滴)
有志者事竟成
引而不发(汉语教室)
卢旺达趣闻
责编:刘菲 邮箱:haiwaibanli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