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11月22日 星期五

奔腾不息 面向大海

——陈章绩的艺术创作

邵大箴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11月22日   第 16 版)

  西沙丽日
  陈章绩

  日前,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关山月美术馆、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等主办的“岁月悠悠——陈章绩中国画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共展出陈章绩先生历年创作的花鸟、山水、人物题材精品近百幅,展现了他从艺一生的累累硕果。

  

  广东人,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早年从师关山月、黎雄才等岭南画派大师,上世纪70年代即以《春闹葵乡》、《西沙丽日》等国画作品成名于世……这些经历足以让人把画家陈章绩视为岭南画风的代表。他把岭南意蕴孕育画中,郁郁勃发,稳稳然自成一体。

  陈章绩是一名全面的画家,并在山水画、花鸟画领域颇有建树。人们欣赏他在上世纪60年代创作的一些植物写生,如《水草写生》、《水稻写生》,画面简约中彰显出沉静高贵,仅从墨色干湿浓淡的运用以及笔线勾勒,便可看出画家的艺术涵养。这些画真切地反映了画家当时的内心感情。陈章绩一直秉承着“笔墨当随时代”艺术主张,创作了大量具有鲜明时代气息的作品。他刻苦钻研中国画的传统技法和理论,继承传统绘画的精粹,但努力摆脱中国画中一些陈陈相因的表现模式,勇于创新。他吸收了李苦禅、郭味蕖、关山月等诸家之长,把自身某些心性的东西融进花鸟画创作,探索带有个性的笔墨情趣。他的花鸟画色彩绚丽而纯净,笔的轻重缓急和墨的浓淡虚实自然舒缓,控制有度。因此,人们在他的繁华点点的红梅中,在松竹梅相互辉映的岁寒三友里,以及在春色秋艳的烂漫图中,都能透过表面的喧闹,感受到画面背后的平和与文气。

  山水画最能表达画家内心深处的情感。画家在自然景色中往往需要寻找到抒发内在情绪的素材,通过酝酿,使之在艺术上升华。保持宁静致远心态的陈章绩,上个世纪80年代进入改革开放新时代之后,作品却表现出激情与澎湃,反映出他性情中原来就具有的豪迈、强健的一面。这期间,他的山水画往往取材白瀑青松、云海苍翠、苍松古道。他特别喜欢画瀑布,巨大的瀑布以排山倒海之势从天上飞流直下,用笔用墨激昂豪放,又不失理智经营,形成跌宕起伏、气势宏大、内敛稳健的艺术风格,真有“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的气势。

  陈章绩曾为自己的一次个展取名“奔腾不息”。陈章绩用奔腾的水自勉和明志,表示他的一生不停留在一个地方,要永远向前。的确,从立志从艺开始一路走来的他,牢牢把握住奋斗的方向,在笔墨间勤奋耕耘,没有丝毫懈怠。他的艺术创作,不拘泥古人,不沉迷于自我,始终走在不断创新的道路上,取得了令人称道的成就。这正如:江水滔滔,奔流不息,百折不回,归向大海。

奔腾不息 面向大海
“名人书法”看什么?
“傅申学艺展”在国博举行
王冬龄的“墨意象”
“行云流水”熊广琴作品北大办展
责编:赖 睿 邮箱:lairuismile@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