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对各省市不再搞全国范围的信访排名、通报,有关部门确立了“把矛盾化解在当地”的新思路。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改革信访工作制度,实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健全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机制。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解决,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
“这仅仅是一个开始。”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于建嵘认为,此次涉法涉诉信访法治化,也是信访逐渐被司法取代的一个开始。
全国范围不搞排名
2005年1月,《信访条例》修订完成,当年5月起施行。根据这部条例,各级政府应当建立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对信访工作中的失职、渎职行为,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并在一定范围内予以通报。
此后,国家信访部门每月会对各省(区、市)“非正常上访”人次数进行排名,各省市信访部门也会对各地市排名,直至县市及乡镇政府。由于信访案件多发于基层,县市级及乡镇政府的信访工作,随即成为对当地党政干部政绩考核的指标之一。
这一指标又逐步演化为:各级党政领导成为信访责任人,其管辖的辖区内访民进京上访次数与党政领导的前途直接挂钩。各地对此也出台了详细的评分体系。
十八大后,我国已经开始在部分省市进行取消排名的试点。从今年3月开始,这些省市没有收到国家信访局关于各省“非正常上访”人次数的排名表。中央政法委近期公布的数字显示,今年1月至8月,全国信访总量比去年同期下降2.5%,总量有所下降。
网上信访纳入重点
当前,我国的信访主要以信件、进京上访为主,进京上访对于上访者来说成本很高,信件也是较为传统的信访方式,不方便上访者对信访的跟踪和互动。网上信访则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称,在互联网时代,网上信访具有快捷、低成本、可跟踪的优势。
据了解,从今年7月1日起,国家信访局门户网站全面放开受理信访内容。国务院副秘书长、国家信访局局长舒晓琴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应引导群众更多地通过网络平台反应诉求,方便群众足不出户即可查看办理进程和结果,不断降低信访成本。
对于网上信访的流程监督和公开,舒晓琴表示,要建立健全网上信访事项办理机制和网上回访、网上督察制度,切实提高信访事项办理效率,不断降低行政成本。同时,信访部门要依托网络平台打造阳光信访,逐步解决好网上信访过程和结果可查询、可跟踪、可督办、可评价等问题。
马怀德认为,三中全会在信访方面提及实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说明中央、国家信访部门已经把网上信访工作纳入到重点工作中。
把矛盾化解在当地
据介绍,目前,上访者中很多访民因为在当地上访没有效果,随后越级上访,甚至进京上访。2005年以来,直接进京上访的访民数量骤然增加。
于建嵘认为,按照现行的信访制度,即使是进京上访,国家信访局收到了上访信件,也大多是层层批转,由省一级批转到地市,由地市批转到县区,相当于兜了一大圈,最后还是回到区县解决问题。
“所以,解决好这个问题的根本是解决好就地信访的问题。”于建嵘称,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机制,实际上就是引导监督本地信访部门能够更有效地及时解决当地信访问题,避免过多矛盾进入信访,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上访、截访等问题。
中央的新思路目前已在浙江、江苏等省市进行试点,如何在当地化解矛盾是试点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