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11月13日 星期三

一年一度 美丽约定

张 锋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11月13日   第 08 版)

  每年深秋,深秋十月,我在这里,把你欢迎。

  每年初春,初春三月,我在这里,为你送行。

  这一切,都是为了,为了那一年一度的约定。

  一

  又是深秋,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广袤的滩涂上,一望无际的芦苇在风中摇曳,高奏着一支雄浑的集体合唱,通体绛江的盐蒿如起伏波涛,织起了一幅绚丽的生态地毯。这里,仿佛在举办一年一度的迎宾大典,迎接“湿地仙子”丹顶鹤的到来。

  我知道,这是为了一个永远践行和坚守的约定。

  二

  在保护区的观察日记上,30多年,每年都详细记下了丹顶鹤来与去的准确日期和生活起居。

  这里的确称得上是丹顶鹤的“冬都”。据《盐城县志》、《阜宁县志》记载:早在明万历、清乾隆及光绪年间,便留下过“鹤出海滨芦苇滩深处”的记载。

  如今的丹顶鹤成了国际濒危物种,全球不到3000只。就是这些珍贵而又尊贵的“宾客”,每年都有70%来盐城湿地越冬。

  是什么吸引着丹顶鹤千里御风而至?

  我向保护区管理处吴其江主任求教,他告诉我,是这里保存完好的生态环境。丹顶鹤在生态学意义上被专家们形象地称为“伞护种”。也就是说,在湿地的所有物种中,丹顶鹤对环境的要求最高,它出现的地方表明那里的环境一定是最安全的。它的生活区域如同一把大伞,庇护着其它物种。在中国乃至世界,能够满足它生活的区域,目前只有盐城等为数不多的几块湿地。

  三

  在对盐城湿地的进一步阅读中,我才发现这里的美,美在独一无二。

  盐城保护区属于淤涨型海岸,黄河夺淮入海后,裹挟着大量泥沙与黄海潮汐动力长期共同作用形成了这片湿地。据科学监测,现在每年湿地仍以50米—200米的速度向大海推进,这一特有的地理现象,虽日不见其长,却年有所增,无怪乎人们说,这是大海里“长”出来的湿地。

  盐城地处北亚热带和南暖温带的交汇区,是我国南北气候分界线的东端起点。充足的光照、充沛的降水、充分的热量,使这里的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区内共有动植物2500多种,其中鸟类401种,兽类32种,属于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14种,二级野生保护动物83种,每年约有300万只数百种鸟类在此栖息。这里不仅是国际上最重要的鸟类迁徙通道之一、世界珍禽丹顶鹤在我国境内最大的集群越冬地,也是植物演替规律在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清晰的地貌范本。

  有一首歌,几乎家喻户晓,歌名叫《一个真实的故事》,讲述的是驯鹤姑娘徐秀娟的故事。

  20多年前,为建立一个丹顶鹤野外种群,徐秀娟从东北林业大学一毕业,就随着丹顶鹤南飞迁徙的足迹,来到了这里,在实践中探索了丹顶鹤的孵化规律。

  1987年9月16日,因在大雨中寻找飞失的白天鹅,不幸落水遇难,不满23岁的徐秀娟成了共和国为环保事业献身的第一人。

  这里,从此留下了“护鹤天使”的英魂。

  四

  人到湿地不想走,百鸟飞来不思归。

  美需要守护。守护美正是为了那一年一度的约定。守护这一方美丽的是保护区人。

  保护区的功能是什么?保护区人回答:一是保护以丹顶鹤为主的珍稀鸟类;二是保护它们赖以生存的湿地环境。

  为了让这里的湿地功能保持优化,永不退化,他们坚持做到:坚定地守护、科学地维护。

  丹顶鹤秋来春去,用驭风凌云的飞翔、回荡云霄的鸣唱、多变优美的舞姿、素雅鲜活的色彩,来表达对生态家园的眷恋和对人类友爱的歌颂。

  这约定,一年一度,一诺千金。

  (作者系中国盐城丹顶鹤文化研究会秘书长) 

丹顶鹤飞临十大湿地
一年一度 美丽约定
黄河口:迎候鸟迁徙“黄金季”
观鹤要点
责编:田晓明 邮箱:13901161689@1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