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11月07日 星期四

嘘!说说美国的监听“厚黑学”

本报记者 杨子岩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11月07日   第 06 版)

  各国领导人如果想要通知奥巴马总统取消对美国的国事访问,不用发公函,那样太浪费时间。只要自己给自己发个邮件,信息就会迅速送到白宫。这样的笑话,可以一笑了之,但必须重视。斯诺登在名为“真理宣言”的公开信中称,美国国家安全局和英国政府通信总部是“最恶劣的侵犯者”。

  

  “总统对监听一无所知,但认为国安局干得不错”

  在美国一档著名的电视节目中,评论员对监听事件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总统先生宣称对此(监听)一无所知,但认为国安局干得不错”。

  很显然,默克尔总理是这件事情的受害者之一。尽管黑莓一直被认为是最为安全的手机,而默克尔被监听的事实表明,黑莓技术故不过美国的高端技术,怪不得在商业上会输给苹果。

  《纽约时报》用长篇的报道证实了美国情报机构联合美国本土网络和通讯公司与其他国家情报机构进行的合作。数十年来,美国国家安全局通过代号为“五只眼”、“九只眼”和“十四只眼”的项目,与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北约其他成员国有着不同层次的情报合作。

  该报道还首次揭露了美国情报机构的黑客项目。在一项名为“量身定制进入行动”的项目中,美情报人员能潜入全世界各地的电脑,窃取数据,并有时在计算机中留下间谍软件。

  不久前,美国驻巴黎、墨西哥城和柏林的大使被召见,两位欧洲国家领导人给奥巴马打电话愤怒地提意见。有关美国情报部门刺探盟友国家甚至它们领导人的消息不断被爆出,这至少让人不愉快。

  《华尔街日报》援引美国政府官员称,美国国家安全局终止了曾监听默克尔等外国领导人的间谍项目。此前,奥巴马政府于今年夏天启动了一个内部审查工作,白宫才了解到存在这种监听活动。

  内部审查发现,国家安全局对大约35个国家的领导人进行监控。但白宫的解释也在暗示,奥巴马在近5年的时间里对此事一直蒙在鼓里。

  但谁信呢?

  “监听是为了反恐,任何国外目标都可以被监听”

  无可否认,间谍活动始终存在。然而,过去10年里,有两件事情共同改变了游戏规则。一是作为对“9·11”恐怖袭击的回应,美国向情报部门投入的资源大大增加。二是,在这个移动通信和大数据时代,“技术上做得到”的范畴已发生根本转变。

  “美国不是世界警察”,奥巴马在今年9月有关叙利亚演讲中曾经这样说。但这是误导。美国当然是世界警察,只要带来的好处超过成本,它也愿意当。

  据斯诺登爆料,“任何国外目标都可以被监听,为了现在或将来的利益”。报道揭露,美国安局常规性地监视友邦和敌国,以期掌握“外交优势”和“经济优势”。

  之前有消息称,国家安全局在搞大范围数据收集和监听,以此作为美国反恐努力的一部分。与此同时,美国也在窃听外国高官的手机,但窃听他们的通话会有何种反恐价值?

  监听美国民众的通话,监听全世界人民的通话,又有何反恐价值?

  “监视,对朋友的监视,从来都不是新鲜事”

  德国总理默克尔和巴西总统罗塞夫抱怨说,盟友不该相互监听。这一方面显示了两者的幼稚,也反映盟友之间的不平等。

  美国人辩称,由于盟友的行动可能对美国造成巨大影响,既然美国承诺要保护每个北约盟国,那么试图了解他们正在想什么就是合情合理的。外交是达到这一目的的一种方式,间谍活动则是另外一种方式。

  关于德国总理遭窃听一事,迄今为止美国没有出现讽刺或犀利的评论。如果美国人对盟友的抱怨继续麻木不仁,那也没什么可奇怪的。“谁要求我们保护,谁就必须容忍由我们来决定怎么做。”逻辑就是这样。

  这也反映了一个问题。美国人的隐私享有美国宪法和法律的保护、不受侵犯,其他国家甚至是美国的盟友则不享有。

  法国和德国领导人面临的更大尴尬在于在这一监听事件中,他们发现在美国人眼里,他们同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及新西兰有所区别,不过是二等盟友,美国的情报机构禁止一切针对这些国家的间谍行为。

  欧盟需要美国。尽管有关欧洲领导人遭美国窃听的猜测在之前的欧盟峰会上引发愤怒,但各国还是排除了具体的报复行为。怒不可遏的铁娘子最终选择了与美国签订互不监听协议,这体现出欧洲在拥有丰富资源和高新技术的美国情报部门面前的软弱无力。

阿富汗为过冬砍树忙
嘘!说说美国的监听“厚黑学”
叙利亚问题第二次日内瓦会议日期仍无法确定
手机常有 创新何在?
伊核谈判进退两难
责编:杨子岩 邮箱:guojihw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