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起酒来更放心、保险问题有地儿讲理、手机不怕再有“流氓软件”……今年11月1日起,一批新的法律法规将正式施行,为民众的生活再添“福音”。
保险消费 不怕投诉没结果
霸王条款、合同像“天书”、“险”了没得“保”……人们对保险消费总有一肚子苦水。而今年11月1日起,经半年公开征求意见后,中国保监会审议通过的《保险消费投诉管理办法》将实施,老百姓不会再吃保险消费的“闷亏”了。
本《办法》是保险业出台的首个保护保险消费者权益的规范性文件,最大的亮点是为保险消费者的投诉处理定了一张“时间表”:对事实清楚、争议情况简单的保险消费投诉,在自受理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作出处理决定;情况复杂的,延长期限亦不得超过30天。
另外,消费者的保险投诉由中国保监会、各地保监局、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机构来处理,并明确职责分工。对于5人以上群体性的或影响重大的投诉信息,应按中国保监会有关规定进行报告。
近年,保险投诉大增。对此,保监会也频出举措:建立保险社会监督员制度、推动保监局局长接待日工作制度化、开通全国统一的12378保险消费者投诉维权热线……
酒业流通 行业乱象再清理
黄酒深陷“致癌门”、白酒查出塑化剂、葡萄酒被爆农药残留……酒行业丑闻不断,而11月1日起,国内首部酒类流通服务规范——国家商务部颁布的《酒类行业流通服务规范》将执行,或能救酒业于水火。
《规范》的重点,在于制定酒类企业进入流通行业售前、售中、售后的服务条款,生产商与经销商、零售商的服务承诺、责任划分、社会责任等。如售中,酒企向买方提供商品的质量证明、防伪证明等材料及信息查询服务。
同时,针对当前“年份酒”、“酒文化”等已成酒企炒作、涨价利器的现象,新规将制定“文化名酒”、“酒类服务”、“先行赔付”等术语。“‘年份酒’等有了官方说法,就不担心再被忽悠了。”资深酒友沈嘉铭对笔者说。
据悉,《规范》由中国商业联合会零售供货商专业委员会、北京五洲创意营销策划有限公司牵头起草,五粮液、茅台、剑南春等企业申请成为标准起草单位。
主要起草人、中国商业联合会零售供货商专业委员会执行主任谭新政认为,标准的制定对酒类行业具有指导性,是行业标准,也是国内贸易标准,有望改变我国酒类流通业20余年的“乱象”,但也表示这只是起点,“酒行业是个‘麻烦行业’, 真正落实规范任重道远。”
此外,11月1日,由商务部出台的芦笋、红辣椒干、加工用马铃薯的流通规范也将施行,有网友调侃,“商务部不仅为咱送上好酒,连下酒菜都备齐啦!”
预装软件 政府出手“大扫除”
明明是新手机,却被厂家预装了数十软件,它们占内存、耗流量、暗扣费、泄隐私、删不掉,被称为手机“牛皮癣”。11月伊始,随《关于加强移动智能终端进网管理的通知》的落实,工信部要给手机厂商套上“紧箍咒”了!
根据《通知》,手机厂商预装软件必须通过工信部的审核关卡,手机厂商不得安装未经用户同意,擅自收集、修改用户信息的软件,以及给用户造成流量消耗、费用损失、信息泄露等不良后果及其他影响手机正常功能或通信网络安全运行的软件。
在资深媒体人方南看来,这意味着工信部将完善手机上市前的“把关”工作,“过去只对手机本身把关,合格才发放入网许可;现在则增添了对操作系统和预装软件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