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10月31日 星期四

社交红利 商家必争

轩 传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10月31日   第 05 版)

  在信息时代,谁不占有社交红利,优势方就难以永葆领先,劣势方就难获崛起良机。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2008年,美国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通过社交媒体,获得1300万支持者,形成一股前所未有的网络力量。选战过后,共和党才开始重视社交媒体传播渠道。社交媒体能够帮助政治家塑造政治优势,也能援手野心家制造政治动乱。2009年,伊朗大选落选方利用社交媒体,策划了两周的动乱。2011年,突尼斯小贩之死,在社交媒体上产生 “信息瀑布”现象,引发意想不到的“阿拉伯之春”。

  社交媒体的政治“魔法”,何尝不适用于经济领域呢?统计表明,淘宝卖家,有无利用社交媒体,获益悬殊。对于品牌商来说,更是如此。巴宝莉试水社交媒体后,引发各大奢侈品牌跟进。“分享到社交网络”越发成为许多商家的标配。难怪乎IBM社交商务全球副总裁Sandy Carter表示,能否运用社交商务,并使之货币化,是企业与企业之间形成差距的原因。

  如今,社交红利愈来愈被各方认可、接纳甚至垂涎。但无法洞悉社交红利产生机制,就不可能快速挖掘。

  中国人的传统人际关系呈现“差序格局”。这个由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学术概念,旨在描述亲疏远近的人际格局,如同水面上泛开的涟晕一般,由自己延伸开去,一圈一圈,按离自己距离的远近来划分亲疏。社交网络,尤其在移动化之后,深刻重构着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突破“差序格局”中血缘、地缘、政经、文化等形式壁垒,放大亲情、友情等内圈因素和利益、公益等外圈因素影响力,更易于产生脸谱网创始人扎克伯格所倡导的“让世界联系得更开放和紧密”的效应。

  开放,是对所有访问者敞开门户,让来自各行各业的人相识、辩论,和朋友、陌生人分享资讯,建立联系,创造出网络“布朗运动”,互动越热烈,能量迸发越强烈。紧密,带来聚合力量,通过人际关系链传递信息以及附加的权威和信用,而权威和信用恰是价值所在。无论是政治家还是商家,都可以寻找格局中的核心人物,对其施以影响,再运用二八法则,通过20﹪的主流受众去影响80﹪的人群,从而形成从众心理和口碑效应。此时,在信任和权威的引导下,“友情支持”、“利益偏好相似”开始发挥作用,产生看得见摸得着的效果。

  有人说,这些效果在咖啡馆也能实现。诚然如斯,但是速度和规模不可同日而语。六度分割理论表明,你和任何陌生人之间,相隔不会超过6个人。这一点上,古代人和当代人没有什么太大不同,“社交链条”的长度都差不多。但是,相比30多年前的远亲相见、鸿雁传书,社交工具的迅猛发展大大缩小了走完这个长度所需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

  有个公式很形象,社交红利=信息×关系链×互动×速度。至于如何将公式在实践中运用得更好,则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实践证明,拥抱潮流,潮流不会抛弃你。不过,仅是随波逐流,无法异军突起,只有深潜海底,才能收获宝藏。

社交红利 商家必争
移动社交空间有多大
那些年,我们用过的社交产品
责编:潘旭涛 邮箱:hwbjzb@126.com